阴影
阴影 阴影
D01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狂欢节”让学生畅享学习之乐
导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狂欢节不仅校外有,校内也可以有,西工区凯旋路小学推行了“单元文化狂欢节”——
“狂欢节”让学生畅享学习之乐
□ 记者 杨寒冰
  绘制 闵敏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可发扬光大。西工区凯旋路小学的“单元文化狂欢节”,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并尽情张扬了个性。

  边看节目边学习

  12日8时,西工区凯旋路小学二(5)班学生“第二单元文化狂欢节”拉开帷幕。平时就布置得色彩鲜艳的教室,在学生们的激情狂欢中,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所谓“单元文化狂欢节”,就是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各有侧重,将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以新颖的形式进行展示。

  节目正在上演……

  这一组学生表演的是标点符号的应用,“逗号”刚刚说完,“句号”开始绘声绘色自我介绍:“我是句号,样子像一个空心小圆圈,总是停在句子的后面,有我,句子才完整,没有我,句子永远也说不完,而且,意思也很难被理解。”

  接着,“冒号”、“引号”、“感叹号”纷纷登场。

  接下来的一组同学表演象形字。一名同学戴着头饰自我介绍:“我是‘青青草原’的‘青’,现在我开始找朋友,不同的朋友,能和我组成不同的字。”

  女生:“我是三点水,我们俩合起来是‘清水’的‘清’。”

  男生:“我是言字旁,我们俩合起来是‘不请自来’的‘请’。”

  …… ……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爱。第三组同学围绕这个主题表演了情景剧。看过情景剧,同学们说:“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爱。”

  甲:“爱是我帮妈妈洗脚。”

  乙:“爱是爷爷手脚不方便时我帮爷爷拿东西。”

  丙:“爱是我帮老奶奶过马路。”

  …… ……

  各个小组轮番上阵,节目或幽默风趣、或令人深思,每一个同学既是表演者,又是观看者,在或微笑或感动的情感转换中,既观看了节目,又复习了知识。

  “三棵树”上生智慧

  学生表演的时候,手里拿着形状各异的“水果”卡片,“水果”上面有表演者所说的话,寓意“智慧果实”。

  黑板上画有三棵树,即知识树、技能树和情感树。每一组同学表演结束,根据自己所展示的内容,将“智慧果实”贴在对应的“树”上,请同学们一起分享。

  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丰富情感,在这一理念的倡导下,凯旋路小学开创了“三棵树”教学法,“单元文化狂欢节”正是在“三棵树”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单元文化狂欢节”的发明者张四美老师说,传统的复习课,学生不喜欢听,“吃”过的知识让他们再“吃”一遍,他们觉得不新鲜。狂欢的形式,让学生们感觉新鲜,不仅有学习兴趣,而且能在讨论时的思想碰撞中将知识面大范围地扩展。比如,第二单元学习了一首李白的诗,在展示环节,同学们表演了四首李白的诗。

  凯旋路小学校长魏秀国这样评价了学生在“单元文化狂欢节”上的表现:小脸通红、心潮澎湃、小手高举。

  “单元文化狂欢节”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魏秀国说,学生课下要查找很多资料,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等,查找的过程也是自学的过程;学生先要把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然后结合自己的创新,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展示,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新、合作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这么丰富的内容,学生是怎么准备的?凯旋路小学副校长王军英说,教师在学习某单元之前会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开始有所准备了。单元学习之前有任务,学习过程有积累,结束之时有拓展。

  “树”移他校易“成活”

  “树挪死,人挪活。”凯旋路小学的“三棵树”教学法和“单元文化狂欢节”形式,挪到外校之后能不能“成活”呢?

  西工区金谷园小学副校长张艳丽认为,无论什么样的课改,重点在于可操作性, “单元文化狂欢节”可操作性很强,在别的学校也容易开展。

  “单元文化狂欢节”不仅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找知识的习惯,而且通过“狂欢”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情感。

  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孙国英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终生有幸福感的人。“单元文化狂欢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享受到笑声和掌声,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大有帮助。

  洛龙区龙泰小学副校长张晓彩说,学生在准备“单元文化狂欢节”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这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家庭作业。提起家庭作业,学生都烦;为“狂欢”做准备,学生是充满兴趣的。

  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道具需要家长帮忙制作,甚至展示的形式也需要家长点拨,这进一步促进了家校合作。

  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整体的进步,“逼迫”着教师要不断进步,只有多读书、多思考、多创新,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

  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裴胜利说,“单元文化狂欢节”是全员的狂欢,一个也没落下,班级每个成员都是主角,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这种形式非常适合大班教学。

  “单元文化狂欢节”,学生是导演、编剧和演员,教师是主持人。学生参与的内容多了,并不代表教师起的作用就小了,或者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教师的引领、点拨永远都不能少,教师应更好地把握教材,掌控局面,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