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4版:洛阳·县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怪老头”心里那杆“秤”,称的是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解密“怪老头”郭春年(下)
“怪老头”心里那杆“秤”,称的是啥?
□记者 邓超 通讯员 王利强/文 记者 张晓理 杜武/图
  儿媳陪郭春年在院子里聊天。
  核心提示

  在战场上英勇负伤的郭春年,脱下戎装和英雄的荣光,回到家乡成了普通的农民。他澄清了自己成为“烈士”的误会,也开始了平静淡泊、波澜不惊的后半生。后半生,他还是英雄。

  1  我要回家,不给国家添麻烦!

  从朝鲜到东北,重伤员郭春年辗转数家医院,每次动手术都在和死神搏斗。1954年,伤情渐趋稳定的郭春年被送到了位于郑州的河南省荣誉军人休养院。

  休养院评定他为一等一级伤残:由于下颌和下牙被弹片打碎,医生把纱布卷成长条塞到他嘴里,也止不住不断往下流的口水;手术植入的一段人造气管让他整日咳嗽;他的小腹两侧被挖去两块烂肉,留下两个碗口大的洞……

  为国家牺牲这么大,是该好好享受的时候了。可是,尽管饮食起居有人照顾,还有许多曾在战场负伤的战友作伴,郭春年却一天天地孤独、消沉下去了。

  为什么?

  医生们以为,这是一个正常人重度伤残后应该有的适应期。但郭春年的答案让大家都吃了一惊,他说:“我要回老家!”

  “春年,你都成这样了,回去能干啥?”许多人不解地问。

  “我回去可以种地养活自己。我还年轻,不想给国家添麻烦!”这时的郭春年,才19岁。

  郭春年吵着要回家的时候,正逢国家出台伤残军人可自愿选择分散供养的规定。当时休养院所有限,对愿意回地方分散供养的伤残军人,国家发放抚恤金。

  1956年,郭春年成了休养院里第一个报名回乡的人。收拾行李离开那天,他发觉自己还是舍不得,不是舍不得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是“一想到往后不能常见这些老战友了,心里就难受”。

  此后的几十年,郭春年曾多次从老家伊川出发,坐长途车去省城拜访一直住在休养院的战友。“这么多年了,他们都分了房子、成了家,在城里过得挺不错,我看着就像自己的生活一样美呢。”

  回乡的“烈士”,做了30年分文不取的“义务工”

  2  郭春年回来了!这一消息当时在白沙村引起了轰动。

  “春年不是在战场上牺牲了吗?!”大家的诧异不仅因为郭春年大变的面相,还因为一场阴差阳错的“误会”。

  郭春年当时在战场上被兄弟部队发现后转去后方医院,与自己团部失去了联系。团部里有个郭春年的同乡叫李铁梁,也是伊川白沙人。战斗结束后,李铁梁急着打听老乡的下落。

  “前线阵亡的战士里找不到,活着的人里也找不到,我们都以为春年牺牲了。”今年80岁的李铁梁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后来,598团团部给白沙乡政府寄去一个黄挎包,里面有一封郭春年的烈士证明,还有两双袜子、一个钢化杯,算是烈士抚恤(物品)了。”

  直到郭春年活生生地站在乡亲们面前,这个“误会”才消除。

  回到县里时,组织部门认为郭春年是战斗英雄又是党员,想按政策安排他留在县政府当干部。可他说:“还是让我回去吧,比我优秀的人还很多……”

  人生重新开始了。

  1956年,21岁的郭春年当上了村里的生产队长。他投入满腔热情,带着乡亲们搞建设。

  “我一不要村里补助,二不怕得罪人。”“新官上任”的郭春年第一次召集队员们开大会,就拍着胸脯说。话一说出,台下就议论开了:“不拿工资白干活,春年这小子脑袋被炮弹震坏了吧?”

  别看生产队长官儿不大,干的却是没日没夜的活儿。早晨5点多出门,摸黑才能回家,日子久了,郭春年的媳妇柴冬菊怨气就来了。“你成天不着家,里外都得我操心,我也要上工,孩子没人带,这日子咋过?”好几次晚上熄灯后,柴冬菊在被子里对他哭诉。

  郭春年从来不争辩,他深知媳妇的难。当时,他每月30多元的抚恤金,根本不够一大家子人吃用。有一回,郭春年一家五口人两斤玉米糁喝了一整天。

  这么艰难的日子,郭春年硬是没找公家张口要过东西。就连有人想托郭春年“走后门”送来的几根油条,他都固执地退了回去。

  3  “一根筋”的“怪老头”,他为什么这么“憨”?

  郭春年当生产队长时,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大搞建设。他一心带着大伙儿种庄稼、搞养殖,还受到过县里的表彰。

  20世纪70年代,他的事迹被记者写成一篇文章——《身残心红的好队长》,还入选过河北省小学教材。

  长期窘迫的生活状况一直考验着郭春年。然而面对选择,他总把自己放到最小,直至忽略不计。

  有一年,县里有位副县长来村里作调查。副县长说:“春年,你是伤残军人,有啥困难尽管跟县里说。”郭春年忙摆手答:“没困难,没困难,我家够吃够穿够住,不给国家添麻烦。”

  人多缺吃少穿,郭家咋会没困难!

  1967年,郭春年卖了一头猪、一头驴,外带一个石磨,再加上所有积蓄,才盖起两间瓦房。全家六七口人挤在这两间房里,一直住了30年。

  郭春年对家人都很严厉,但当柴冬菊晚年因为严重的风湿卧床不起时,他蹒跚着脚步,为媳妇做饭、端尿,一干就是8年,直到媳妇去世。在他心里,柴冬菊跟他这半辈子受的委屈,他几辈子也还不清。

  很多年来,包括子女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郭春年放弃留在城里提干的机会而回到农村,已经够“傻”了。没想到,后来,他又做了更“傻”的事儿。

  20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政策,对一等伤残军人,允许家属户口农转非,政府还可以为其家属在城镇安排工作。可是,郭春年只为柴冬菊申请了户口农转非,并拒绝为两个儿子申请工作。

  1985年,18岁的三儿子郭社立参加高考,离大专分数线就差两分。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伤残军人、立功军人的子女高考可以加5分。当时,郭社立满心期待着,父亲能拿着证明找有关部门,自己就能顺理成章地上大学了。谁知,任凭柴冬菊如何苦求,郭春年就是不肯:“他自己能考上就去上,考不上拉倒。”

  还有村里那么多推荐出外工作的机会,郭春年一回都没有给过自己的孩子。有一次争吵时,柴冬菊终于忍不住骂郭春年:“你就是个憨子,自己孩子你咋一点儿都不管!”柴冬菊心里真急啊,自己5个孩子,除了小女儿当了教师外,4个儿子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不是在家务农,就是在外打零工。

  其实,郭春年心里那杆“秤”他自己明白:“这么多年,国家一直给我发抚恤金,我给国家添的麻烦够多了,得到的东西已经不少了,跟比我们还困难的乡亲争什么?”

  ■评论

  坚定信念 真学实干

  □洛谭  

  无言老兵郭春年的故事,正在河洛大地传诵。

  英雄的故事,磁石般吸引我们不断追寻;英雄的精神,鸣鼓般唤起我们干事创业的斗志、担当作为的激情。

  ——学习郭春年,叩问心扉树立导向。

  活着是为了什么?实现人生价值靠什么?不同的回答,决定着不同的人生道路、生活方式。英雄郭春年,不愿在休养院享供养,不选进县政府当干部,他用行动为自己的价值坐标定下焦点: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只有身不为物役,才能活得精彩;只有心不为名累,才能走得坚定。

  ——学习郭春年,敢于担当绝不退缩。

  战争年代是荣立军功的好战士,返乡务农是不怕得罪人、不怕环境变的生产队长——面对困难,郭春年始终保持着攻坚克难、敢挑重担的勇气。任务压身时,不畏缩止步,而是迎着困难上去,拼出一番作为。

  干事创业,要的就是这股劲儿!有了这股劲儿,才能期待峻岭之上的美景,才能成就无愧于人生和时代的伟业。

  ——学习郭春年,踏实去做不计得失。

  干工作,郭春年是“一根筋”:凌晨出门摸黑回家,想的就是一件事——把建设搞好,把牛羊喂壮。无论身份怎样改变,他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坚持不变。他不计个人得失,干一行就爱一行,守一份职就尽一份责。

  舍弃期待收获的浮躁,只存艰苦踏实的付出,自然不慵、不疲,自然不惑、不怨。

  ——学习郭春年,心存大局永葆本色。

  面对利益,郭春年有些“憨”:干了30年生产队长,不要村里一分钱补助;生活艰难,宁让家人“记仇”,不向组织伸手。习惯了过苦日子,他只记得“比我还困难的乡亲”。60年如一日,顾全大局,一心为民,从不懈怠,郭春年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践行了在炮火声中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自重、自警、自励,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坚守心中磊落明净,必当为世人所推崇、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