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6至2007年一场波涛汹涌的牛市行情,基金似乎成了赚钱不灭的神话。然而由于2008年的“股灾”,股市飞流直下三千点,哭笑间,财富灰飞烟灭,多少人被巨浪淹没,早生华发。这场“洗礼”给予了基民最好的风险教育。业内人士认为,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资产结构、年龄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1 股基并不适合所有人
低风险基金也有配置价值
买基金和赚钱甚至翻番画等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离开单边上涨的牛市环境,在震荡市里,基金经理的风控能力、踏准热点、对板块迅速调整的能力都受到空前考验。截至10月18日,566只偏股型基金中,还有267只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在面值之下,占比47%。还有基金自今年以来的跌幅超过30%。由此可见,“专业人”有时候不一定做“专业事”,也有错误研判而失手的时候。
招商银行洛阳分行首席贵宾理财师、国际金融理财师袁媛表示,很多新基民看到身边的人买股票型基金赚了钱,就盲目跟进,对基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得少之又少。风险意识的淡薄和对投资产品了解的缺失,使他们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显得格外脆弱,不冷静的心态和慌乱的操作带来更大的损失。不少新基民把自己的资金在数只基金中搬来搬去,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债券型、保本型、货币型等低风险类基金在股市震荡市中能表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是具有配置价值的投资品种。”袁媛说。
以债券型基金为例。根据WIND数据库,债券型基金在2005年至2010年,均实现了盈利,涨幅依次为8.74%、13.15%、14.66%、7.42%、4.65%、7.20%。今年不幸出现了“股债双杀”的现象,债券型基金在今年以来出现了4.65%的下跌。建设银行洛阳分行财富中心理财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张丛芬表示,这不能表示债基失去了投资价值。如今的债基投资品种越来越丰富,除了国债,还投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些强债基金还参与打新股、直接投资股市。单看国债指数,从年初至今一直保持上扬状态。但在流动性紧张、城投债信用风险、打新股碰壁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债券基金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今年第四季度债券基金能否扭转颓势?张丛芬表示,随着城投债风波、存准金新政等利空消息出尽,通胀见顶回落、债券利率攀上历史高峰,新一轮投资机会蓄势待发,债基可做适当配置。
此外,保本型基金在牛熊市中尽显稳健本色。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方避险增值,其在2004年5月28日到2007到5月28日3年承诺期创造了191.40%的收益率,而经历牛熊的银华保本二期(成立于2007年3月2日)保本周期结束后,取得了41.87%的收益率。张丛芬表示, 选择保本型基金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确定投入的资金并不急用,因为大部分保本型基金只有在基金刚出来让投资者认购时才会承诺保本,而在投资期间的申购,一般是不承诺保本的;其次在保本型基金3年保本期内如果选择赎回,还会有较高的赎回费,所以持有直至到期是投资保本型基金的普遍做法。
2 背靠大树好乘凉?不一定
遇“僵尸”基金须自救
开放式基金从最初由华夏、华安、南方三家公司在2001年发行的3只混合型基金,一路扩容至如今的近千只。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自最初的107亿元快速膨胀到如今的2.35万亿元。偏股型基金的规模在近5年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扩大。“但自2008年股市进入熊市,有些百亿基金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准。”交通银行洛阳分行个金部首席产品经理王伯栋说。以2005年12月19日、23日成立的诺安股票和广发聚丰为例。这两只基金在2006年年初至2007年年末表现抢眼,排名在同类基金的前30名。截至今年10月18日,两只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61亿元、243亿元。但自2008年年初至今,两只基金在同类基金中均排名中游。
王伯栋说,一些基民特别偏好规模大的基金,认为大规模的基金就像“大象”般稳健,涨得有力量,也不怕跌。事实上,在市场风格发生转变时,规模庞大的基金往往调仓不易,这也是所谓的“船大难调头”。具体说来,规模对偏股型基金的流动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基金主要投资于蓝筹股,这些股票盘子大、成交活跃,不会影响大资金的进出。但是如果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很高,将大部分的资产投资在少数几只基金上,流动性方面就会有欠缺。而中小规模基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更显从容。自今年年初以来,偏股型基金中领涨抗跌的的很多是规模中等的基金。因此,王伯栋建议,在股市低迷震荡的行情下,选基也要挑“肥”拣“瘦”。
与百亿基金相反的是,还有一批公募基金因业绩欠佳或公司管理出现问题而被持续赎回,基金资产净值已逼近被清盘的边界。这种被业界戏称为“僵尸”基金,投资者面临着套牢或赎回的两难抉择。王伯栋表示,很多投资人都认为投资基金须坚守长期投资理念,不能随意赎回。其实,如果买到业绩持续不好的基金,坚持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对自己的“钱袋子”负责,需要全面考察所购基金的业绩、产品设计方案、投资运作手段等。如果基金违背“契约”规定,从事了超出允诺范围内的投资,投资者就应该主动及时调仓。
3 理财方式历经十年变迁 稳健定投助您长跑胜利
“开放式基金问世十年,人们的理财方式也在变迁。”工商银行洛阳分行个金部副总经理李晓说。 2007年是牛市巅峰,很多人在不了解风险的前提下盲目投资,最后在2008年获得了惨痛的教训,才深刻理解“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意义。在通货膨胀不断走高的今天,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财富更加安全、保值和增值,人们的投资也相对更加成熟和稳健,很多稳健型的投资品种重新回到大众投资的视野当中。
“早在2005年,工行就推出了基金定投。但在那时不易被市场接受,特别是在2006年、2007年,很多基金的净值一天就涨10% ,大家都认为做定投钱来得太慢。”李晓说。直到2008年,定投开始受到基民的欢迎。
李晓表示,要提高基金定投的报酬率,可用“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的核心理念在于,即使在股市下跌时开始股票基金定投,待股市上涨时仍可获利。而且,定投时确定赎回时点很重要。如果正好碰上市场重挫、基金净值大跌,那么之前耐心累计的收益就会大打折扣。采取“微笑曲线”法则,积极型投资者可以在微笑曲线开始上扬到年平均报酬率达15%以上时,伺机获利卖出;稳健型投资者可以在微笑曲线开始上扬到年平均7%时,伺机获利了结;保守型投资者在微笑曲线开始上扬时,就可以伺机获利了结。
选择基金智能定投,也是增强基金定投收益的好办法。例如工行推出的“基智定投”客户,可以每月固定日期并根据证券市场指数的走势不固定金额进行定投(简称“定时不定额”),实现对基金投资时点和金额的灵活控制。“定时不定额”基智定投跟踪指数均线,并在市场指数低于指数均线水平时,加大扣款金额;在高于指数均线水平时,减少扣款金额,摊平长期申购成本,降低投资风险。此外,“定时不定额”基智定投可自动按照客户指定的日期、指数、均线按照一定比例的金额进行每月定投申购,既提升基金定投申购的功能,又提高投资的效率。
虽然每位基民的美好愿望都是“高抛低吸”,但实际表现出来的总是“追涨杀跌”。李晓表示,只要流动资金允许,在市场低迷时停止定投是不明智的。不仅如此,在判断市场出现底部区域后,还要加大投入。因为下跌是积累筹码的重要时期,在市场低估的时候加大投入,将有效摊低成本,在市场回暖后就会显示出弱市加码的优势。在定投品种上,李晓推荐指数型基金。“不少中小规模的基金濒临清盘危险,如清盘将会影响定投效果,指数型基金则无此忧虑。”李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