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清华、北大
河南“揽才”
洛阳缘何榜上无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清华、北大
河南“揽才”
洛阳缘何榜上无名
推荐资格虽为体现教育质量的标志之一,但家长也要理性看待
  □记者 李燕锋 见习记者 崔晓彧

  核心提示

  上周,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名单,全国211所中学上榜,我省12所学校入选。23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有“领军计划”推荐资格的学校名单,在其刚启动的“新百年计划”自主招生计划中,我省15所高中榜上有名。

  遗憾的是,在这两份名单中,我们找不到洛阳任何一所学校的名字。洛阳教育资源尚算丰富,洛阳的学校缘何榜上无名?

  遗憾 洛阳无一所学校入选

  23日上午,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自主招生计划公布,当我们试图在名单中寻找和洛阳有关的字眼时,找到的却是遗憾。

  记者打电话给我市某省级重点中学校长告知此事。“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名单上周公布了,没有咱们。清华的名单也公布了吗?洛阳哪个学校入选了?”这位校长焦急地问。当记者告诉他洛阳没有一所学校入选时,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追问道:“一个也没有吗?”

  消息确定后,当记者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时,电话那端的他沉默了一会儿,慢慢地说:“这个话题,说起来很尴尬。”

  的确,从上周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名单的公布,到23日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学生推荐名额的确定,一种窝火、尴尬的情绪开始在我市教育界内部蔓延。谈论此问题时,许多人的第一感觉是遗憾。

  这样的遗憾不是没有理由。

  在北京大学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名单上,全国共有211所中学,我省有12所学校。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开封高中、夏邑县高级中学和内黄县第一中学3所学校。

  其中,入选的有两所县级学校,而我们的几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却没能上榜。

  23日,在清华大学刚启动的“新百年计划”自主招生计划中,我省15所高中榜上有名,共获得17个“领军计划”学生推荐名额,这些重点高中也成为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这份名单中也找不到洛阳任何一所学校的名字。

  看到这样的消息,几乎所有关心洛阳教育事业的人都陷入了沉思:洛阳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洛阳文化底蕴深厚、科研院所林立、尊师重教之风浓郁……可当国内两所最顶级学府面向全国“揽才”时,洛阳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对象。

  思考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在北大、清华的“揽才”计划中受挫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洛阳教育事业的发展上。

  “虽然造成落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了北大、清华的学生也不一定意味着是最优秀的,但能入选至少能证明一个地区拥有培养优秀学生的教育资源和能力。”我市另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不无遗憾地说,“我们可以找出千万条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北大、清华的衡量指标面前,我们的自信心并不足。”

  记者从市高招办了解到,近年来,即使是最好的年份,我市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也只有十几个,而差一点的年份仅有三五个。

  偌大一个洛阳,为何能上北大、清华者如此寥寥?洛阳的优秀生都到哪儿去了?

  “近年来,洛阳考生外流现象非常严重。”采访中,不少中学校长都对洛阳的生源问题表示担忧。

  一位教育界人士介绍,大约从10年前开始,洛阳和上海、天津、重庆等地曾签订过一些协议,允许部分中招成绩优秀的学生到这些地方读高中、参加高考。此消息一出,响应者众多,许多优秀生纷纷“北上南下西去”。

  近年来,虽然这些政策已被取消,但仍有不少学生和家长选择到外地读高中。与此同时,外地一些高中优秀的竞赛成绩也吸引了许多想让孩子通过竞赛这一渠道就读名牌大学的学生家长。

  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优秀生到外地读高中,提高了当地生源质量,自身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增大;外地学校生源好,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数多,学校名气提升快,吸引着更多的优秀生……如此以来,仅三五年的时间,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高中时,都会把眼睛往外“瞄”。

  不过,也许有人会认为,到外地读书,学费高、代价大,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有这样的机会;留下来的,毕竟还是大多数。难道这些大多数都不是上北大、清华的“料”?

  “我们不是没有读北大、清华的‘料’,而是对此存在不同认识,也缺乏有效措施。”我市一中学校长这样说道——

  首先,取得实名推荐资格后,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学校长可能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许多学校对北大、清华的这种“揽才”计划并不“感冒”,反而将其看做是一块烫手的山芋,避之不及;认为与其下大力气培养少数优秀生,不如下工夫着力于提高更多学生的成绩。

  其次,在优秀教师的培养上,做的工作还不够。比如,缺乏对特级名师的推进机制、激励机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第三,现在办学讲求的是与社会接轨,而这种接轨在一定程度上让许多中学校长陷入各种繁杂的行政事务中,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学事务中。有中学校长认为,学校是业务单位,学校领导应始终将业务放在第一位,上课、听课、评课,只有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才有助于我市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出路 苦练内功、优化环境

  面对尴尬,洛阳该如何应对?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认识上的误区。市教育局副局长韩经权认为,从表面上看,一个学校能否获得推荐学生上北大或清华的资格,代表着这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学教育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因此,从深层次上来讲,北大、清华的这种“揽才”计划,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如何在更大层面上提升办学质量,让更多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韩经权说。

  其次,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要客观分析实际情况。有中学校长指出,现在不少家长在为孩子选学校时,先瞄准外地名校。但实际情况是,家长们获得的信息往往比较片面,比如哪个孩子去外地读了高中就上了名校等。殊不知多数家长都是报喜不报忧,试问又有哪个家长会主动告诉别人,自己的孩子去外地上了名校却没考上好大学?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认清一个现实:任何一所学校里,都有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并非到了好学校就一定会有好出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我市各中学校长和教育部门应始终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最基础、最本职的工作来抓,在学习上既抓重点学生也要抓普通学生。

  从另一方面来说,优秀生也是国家难能可贵的“明日之星”,在使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让更多优秀生上名校,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我市教育部门也采取了相关措施。

  我们了解到,近两年,市教育部门已逐渐意识到,在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揽才”计划中争取主动,对提升我市整体教育事业的“精气神”有着不小的潜在价值。在今年的高中工作会上,市教育局已经提出一系列培养优秀学生的计划,比如要求各学校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确定优秀生100名。对这些学生,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辅导团队,有针对性地编写教学讲义,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切实打造高效课堂,让优秀生“吃得饱”。

  另外,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也表示,在北大、清华的“揽才”计划中,我市不少学校确实不够主动,而实名推荐都是由学校自己申报的。因此,今后教育主管部门也将加大鼓励和支持力度,为学校申报创造更多条件,也为洛阳的学生创造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