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纪念章和模具相吻合。 |
|
□见习记者 陈薇 记者 王子君/文 见习记者 赵俊善/图
对于徽章藏友而言,抗美援朝纪念章也许不算什么稀缺藏品。不过,制造它的模具恐怕鲜有见到。昨日,市民张德智先生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称,他家有一个抗美援朝纪念章模具。
昨日10时许,在张先生家中,我们见到了这个纪念章模具:鼓状外形,金属质地,重约0.71千克,直径约70毫米,厚度约25毫米。模具一面凹刻五角星图案,五角星中央刻有毛主席头部浮雕图像,头像下方有“抗美援朝纪念”六个字。
“前些天,我在家打扫卫生时,在床底的工具箱内发现了这个模具。”张先生称,模具应该是他父亲的遗物,他也是头一次见到。据介绍,张先生的父亲生前酷爱徽章收藏,家中藏有40余枚军功章、纪念章等。张先生说,1969年春,他的父亲曾远赴哈尔滨探望在当地模具厂上班的堂叔,这个模具也许就是那次带回来的。
张先生从父亲的藏品中取出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将其阳面嵌入模具,形状、大小恰好吻合。
“市面上,纪念章模具不常见到。”洛阳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红色收藏”藏家姚永生认为,这个模具应有两块,张先生手中的模具只是纪念章阳面模具。由于该类纪念章发行量很大,不可能由一家军工企业单独制造完成,因此存世模具应并非独此一个。
据了解,1951年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根据郭沫若、陈叔通等人的提议,会议讨论决定制作抗美援朝纪念章,颁发给在朝鲜境内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切人员;在朝鲜境内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中国医务、铁路、运输、翻译和参加停战谈判的工作人员,民兵、民工及其干部,记者、作家、摄影和摄制电影的人员;因组织调动,或因伤、病、残,或因服务期满而回国的上述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