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仁伟 焦雅琦 |
|
女儿一周岁生日那天,母亲让孩子抓周,尽管妻子不信这个,母亲仍然做得郑重其事,一如我一周岁时那样。
母亲常说,以前在乡下,小孩子一周岁时都要抓周,这是必不可少的,是很灵验的。
出差在外的我,晚上打电话祝贺女儿的生日,母亲告诉我:“悠悠今天抓周了,我放了计算器、玩具小钢琴、剪刀、铲子、一百元钱、鸡蛋、毛笔、一本唐诗在桌子上。这孩子先抓了鸡蛋,然后抓了计算器,你看这孩子心里有‘黄儿’,心思细密着呢!”我听着母亲开心的话语,不由得就想起了我的抓周经历。
母亲经常如数家珍般地诉说我的童年旧事:“你抓周时,我在笸箩里放了算盘、鞭杆、剪刀、瓦刀、鸡蛋、一毛钱、一支笔,还有一本书。你平时最爱玩鞭杆了,可没想到你却先抓了本书,随后抓了鸡蛋。当时全家人都很高兴,认为你将来有出息。你看你现在不是与书很有缘吗?天天与文字打交道。”
我曾问母亲,假如我那时抓了鞭杆会怎样。母亲笑着说:“一辈子在田地里赶牛腿,劳碌的命。”哦,我若是抓了算盘就能成账房先生,长于理财,精通陶朱事业了;抓了剪刀就是与人量体裁衣的服装设计师了;抓了瓦刀就成了有鲁班之学、擅长土木的工匠了……
时间过得真快,女儿也抓周了,供我们抓的物品虽有变化,但不变的是:母亲把对我的启蒙教育和悉心关爱原封不动地传输给了我的女儿。
如今,抓周似乎已是个陌生的字眼了,乍一听你或许都认为这是迷信,但它的确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结和启蒙愿望。
抓周,抓的是物件,贯穿其中的却是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是一种预言,是一种寄托,是一分关爱,是一分期盼。我想,不论孩子抓到了什么,父母总会认为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最好的,一种良好的祝愿从此便注入他们的心田,经精心培育呵护,并被期待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涧西区 闫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