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海峰和陈春花在自家店里。 |
|
家住西工区东下池村的焦海峰和陈春花开的是“夫妻店”。创业之初,他们开了个露天洗车店,后来又接手了汽车装潢店,男主外女主内,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们的创业路看似很顺,其实是几步“险棋”起了重要作用。原来,洗车工的小生意中也蕴含着大智慧。
下岗后,瞅准洗车行业
2002年,焦海峰和陈春花双双下岗了。下岗前,焦海峰是单位的司机,陈春花是服务员。
“都快30岁的人了,总不能老是给别人打工吧?”头脑灵活的焦海峰想,自己开了七八年车,对车比较了解,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汽车美容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当时洛阳的洗车店还不多,不如自己开个洗车店吧!
他的想法得到了陈春花的支持,两人拿出所有的积蓄5000元,在七一路附近找了一块露天场地,洗车店便开业了。
走“险棋”,成功扭转局面
开业第一个月,无论夫妻俩怎么努力,生意仍没起色。“我开过车,知道开车的人一旦习惯在一个地方洗车,便会固定下来。”焦海峰说,怎么拉来一批忠实顾客,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很快,焦海峰想出一招:30元包洗一个月。当时洗车的市场价在每次10元左右,因此很多人对他的做法不理解,还有同行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海峰,你悠着点儿!”陈春花也有点儿胆战心惊。
“30元包洗一个月”的招牌立在了路边,焦海峰又招了几名工人,准备把这个活动大搞三个月。
虽然价格低,质量却不含糊。焦海峰对洗车有严格要求:要用专用洗车液,洗车轱辘的抹布和擦车的抹布要分开,车轮挨地的一面也要洗干净。
结果,活动第一个月,洗车店净赚了1500元钱,新增了100多个客户。三个月后,仅次卡(以次数计算的洗车卡)就卖出300多张。
找机会,进军汽车装潢
这次活动过后,洗车店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但焦海峰和陈春花一直在寻找机会扩大生意,向汽车装潢业进军。
2005年,他们打听到九都路上有一家汽车装潢店即将转让,地理位置和环境都很好,就是转让费比较高。焦海峰没有贸然接手店面,而是先承包了店里的洗车生意。
承包后,他们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降低价格,把原来的100元钱洗16次车改为洗20次。价格优势加上从七一路带来的老客户,一下子扭转了这边原来洗车生意不好的局面。
三个月后,看生意不错,夫妻俩接手了这家汽车装潢店。洗车是细致活,汽车装潢却是技术活,在这方面,焦海峰和陈春花还是外行。
“虽然请的有师傅,也不能让客户和工人觉得咱是外行啊!”为掌握汽车装潢技术,焦海峰一边偷偷跟着师傅学,一边拿自己的汽车“练手”。
“光贴太阳膜不知道贴坏了多少次,还有改装音响、装倒车雷达等,把自己的车折腾了个遍。”陈春花说,半年后,焦海峰成了汽车装潢方面的专家,遇到人手不够的时候,也可以亲自“上阵”了。
现在,他们店的洗车生意仍然很好,办的次卡有1000多张,年卡有20多张。汽车装潢方面,由于夫妻俩严把质量关和技术关,慕名而来的客户络绎不绝,生意也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专家点评: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王现利认为,每个商人心中都要有一杆衡量得失的秤,做到胸中有全局。焦海峰很有生意头脑,为了长远的大利益,宁可牺牲眼前的小利益。通过薄利多销,他拥有了大量顾客,自然不愁没生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