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绿领巾”事件还未平息,包头又蹦出了“红校服”事件。
10月26日,百度帖吧包头吧里,包头二十四中的“红校服”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据发帖者介绍,包头二十四中向初二、初三年级学习成绩前50名的学生发放红校服,校服由某商家提供赞助。对这种“优秀生”校服,发帖者评价道:“红校服的性质比绿领巾更为恶劣,集媚权、媚钱、奴性、斯文扫地于一身!”
在西安“绿领巾”事件后,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
包头的“红校服”事件,再次“伤了学生的心”。
没能穿上红校服的同学对媒体表示,“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谁学习不好,我们穿蓝校服的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幸福,而“红校服”事件,让大部分学生“心里不是滋味”,幸福感从何谈起?
屡屡给教育涂上色彩的事件背后,是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在作崇。教育功利化带给学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培养出带功利思想的人,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不少学校想出了妙招。
在上海、大连等地,班干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清洁员”、“排列员”、“督察员”等。
学校负责人称,为了淡化班干部选举的功利色彩,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学校将班干部的称号换成了“××员”。
不但称号换了,而且不再是“连任制”,每个月学生可实行“轮岗”,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员”,为班级、为同学做事情。
校方负责人说,按照以往的班干部选举规则,全班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当选,他们会觉得班级事务与自己无关,缺乏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现在这种模式,既淡化了官本位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让各种个性的学生都有为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机会,找到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价值。
增加参与机会,提高服务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让有限的“班干部”资源最大化实现公平,这样的教育,没有色彩之分,让学生感觉很舒适、很幸福,这才是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