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东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资料图片) |
|
遗址故事
该遗址位于新安县东北部的仓头镇盐东村西北部,故名盐东遗址。
1996年,市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进驻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时,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处土壤肥沃、水源丰沛的小盆地,盆地内,还有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广阔漫滩……眼前的一切无不让考古人员深深地感觉到,从古至今,这里都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只是,当这次考古发掘结束后,这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小村落便永远地被淹没在滔滔黄河下。
能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处重要历史遗存的,是那一份份厚重的考古发掘报告和实物。
被淹没的历史遗迹
黄河小浪底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的大型工程之一,跨越晋豫两省,在河南包括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等县市。因为有着黄河母亲的滋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先民们劳动生息的地方,也因此留下了丰富的遗迹、遗物,诉说着昔日的艰辛和繁荣,成为不朽历史的见证。
20世纪末,为配合小浪底水库建设,河南省、山西省以及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国内的多家文物考古单位对水库淹没区的众多古代文化遗址、遗迹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和大面积的发掘。
新安县的盐东遗址作为其中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也被列入此次考古发掘活动中。
现任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俞凉亘和汉唐研究室主任王炬曾是新安县盐东遗址考古发掘的执行领队,说起这次考古发掘,十几年前的难忘经历仿佛仍在眼前。
“其实,早在此次发掘之前,盐东遗址已经进入考古工作者的视线。”王炬说,1978年新安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盐东遗址,认为此处文物堆积丰厚,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此,1983年6月至8月,在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活动中,考古人员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确定。
1996年秋冬、1997年春,为配合小浪底水库建设,市文物工作队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详细的考古调查,并通过从地表采集到的石器、陶片等实物以及众多的断崖剖面上暴露出来的文化层堆积等现象分析,此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考古人员对该遗址的中心区位置以及遗址的分布范围、大致面积等进行了详细了解。
1997年3月初至6月底,市文物工作队和郑州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中山大学地质人类学系以及新安县文物部门等组成考古队,开始对盐东遗址进行大规模联合发掘。
100多人的发掘队伍在该遗址上先后奋战了3个多月时间。王炬说,田野考古是整个考古工作中最艰难的阶段,当时的发掘地点主要是位于盐东村西北约300米的黄河二级台地的一片麦田内,台地的总面积约有2万多平方米。
“当时正是春夏之交,大家在麦田内支起帐篷,天天饱受苍蝇、蚊子侵扰。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家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忘记恶劣环境带来的折磨,白天考古发掘、晚上整理各种资料,现在回想起来,过得倒也充实。”回想起当时的经历,王炬记忆犹新。
王炬说,3个多月的田野考古工作,一是了解遗址的地层叠压情况和遗迹分布情况,二是了解整个遗址包含的各种文化面貌,三是了解周边地区主要是台地上是否有古人类生活的遗迹存在。
丰富遗存十分罕见
盐东遗址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这也是整个遗址最大的价值所在。
据介绍,在发掘初期,大家只是简单地将该遗址的时间定为新石器时代。但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和对地层堆积的进一步确认,大家发现,该遗址不止包含新石器时代文化一个阶段,同时还有二里头文化和东周文化。
俞良亘说,出于发掘工作的需要,大家对该遗址进行了分区,其中地势较高的西部区域为一区,地势较低的东部区域为二区。一区中部和北部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南部为东周文化层,但范围较小,而东周文化层下还叠压着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二区全部为东周时期的墓葬、灰坑以及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灰坑。
通过对这些文化层的分析,考古工作者最终将盐东遗址的灰坑分为四期,其中第一、二期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共发现灰坑381个,房址1座,烧窑1座,墓葬23座,主要有土坑墓12座,瓮棺墓10座,灰坑墓1座;第三期为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现灰坑2座;第四期为东周时期,有灰坑30个,烧窑1座、烧烤灶2个,墓葬12座。
在诸多遗迹中,新石器时代第二期文化清理出的遗物最为丰富,其中可复原的标本就有506件之多,其中陶器156件,器形主要有罐、盆、钵、瓮、尖底瓶、鼎等,用途主要是作为炊具、盛器、食器和饮器等,还有石器267件,骨器83件。这些标本按用途主要可分为生活用具、生产用具和装饰品三大类。
此外,第二期文化还清理出墓葬23座,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灰坑墓和瓮棺葬三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3座墓均为一次葬,墓主人有的仰面直躺,有的侧身弯曲。在这些墓葬中,最奇特是一种瓮棺葬。王炬介绍说,这种瓮棺通常由两个尖底瓶对接而成。在这次发掘中,类似的瓮棺共发现了10具。按照当时人们的墓葬习俗,瓮棺通常是用来安葬夭折的孩子,包括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0岁左右的儿童。安放这些瓮棺的墓坑形状主要有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种。
发掘意义很大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想知道,盐东遗址的发掘意义到底有多大。
俞凉亘告诉记者,从发掘成果来看,盐东遗址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多。因此该遗址的发掘对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沿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类型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也许这样的回答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还是显得有些“书面”、“学术”了,那么通俗的理解是什么呢?发掘人员告诉我们,考古工作主要是通过对一个个历史遗迹的分析、研究来了解历史、还原历史,尤其是在对史前时期的探究中,由于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唯一的渠道便是考古发掘的实物。因此,这些实物,哪怕是一种石器的棱角是否分明、一个网坠到底是打制还是磨制,都是判断一个遗址所属年代的重要依据。
据介绍,洛阳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在探索黄河流域各个时期的发展序列,而新石器时代正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盐东遗址的出现,恰好为这一阶段增添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探究,新石器时代河洛地区人们的生活面貌便有望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我们也许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母亲滋润下,过的到底是怎样一种生活。
遗址
简介
该遗址位于新安县仓头镇,北临黄河,距洛阳市约60公里。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1996年秋冬、1997年春,市文物工作队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发现房址、窑穴、墓葬30多座,陶窟遗址和石器制作作坊多处,还有炭化了的粮食、网坠、骨针、陶器、动物骨胳,同时发现一些东周墓葬。遗物可分为陶、石、骨器三类。陶器以敞口盆、敛口钵、釜形鼎、折沿罐、带流罐等为典型。石器数量较多,以打制为主,磨制较少,器形主要有铲、斧、球、凿、网坠、两侧带缺口的石刀等。骨器有针、镞、锥等。
发掘意义
盐东遗址文化内涵丰富,该遗址的发掘对黄河沿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类型等的研究,特别是黄河中游沿岸地区王湾二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该遗址较复杂的地层叠压打破关系,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各时期文化面貌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