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洛阳铲,百年是非身。盗墓属利器,考古称功臣。阴阳两分晓,善恶集一身。上下频捣戳,往来穿古今。铲头藏故事,杆上附风云。吾今重挖掘,从头说与君。
我这首诗算是这个系列的开篇语,旨在告诉读者,洛阳铲虽是盗墓工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此物已有了多种用途。最常见的是盖楼房,首先进入工地的便是它,地下有无古墓和文物,拿它一试便见分晓,非常方便。
此物还是国家有关行业譬如取煤样、土样、沙样、粮样的简单器械,也是地质勘探、工程护坡、果树下药、树苗栽培、石油勘探等领域的帮手,只是这类“洛阳铲”已经机械化和科技化了。因此,我们需对此物有个全面和全新的了解。
洛阳铲怎么来的?通常说法是由盗墓贼发明的,距今仅有88年历史。但记者经多方了解,否定了这种说法:此物并非一人之为,而是劳动者的集体智慧,早在盗墓者利用此物之前,偃师、孟津民间已有此类工具,其历史在百年以上。
过去,有人曾以文字形式说:洛阳近郊有一村庄,该村附近不但有北魏王陵,还有汉唐墓群,远近都是官冢,有的墓甚至延伸到村中。墓太多了,遇到大雨难免坍塌,显露宝物,有人便开始掘墓,其中有一人是行家,他整天琢磨着盗墓技巧。
1923年春,他到孟津赶集,在一家小铺前喝牛肉汤,对面卖水煎包子的是偃师马沟村人,正在搭棚子。只见几个人拿着一把铁铲,在地上戳了个小洞,逐渐挖深,速度很快。他留心观察,发现这铁铲是半筒形,打入地下再提起后,铲头筒内会带出一筒土壤,土壤紧密,仍保持着原来的土质结构。这个现象,使他联想起平时看到骡马行走,铁蹄经常带起一些泥土。
他大受启发,意识到此物轻巧,打盗洞要比铁锹省力气。回到家后,他依葫芦画瓢做了个纸样,来到邻村铁匠铺,要求按图打制一把。但这铁匠是本分人,见来人神秘兮兮的,又见所带图纸有写怪异,猜到这是为盗墓所用,不愿意打造此物,本想一口拒绝,但见对方摸出一块现大洋,“啪”地一声放在眼前,也就动了心,收了现大洋,掂起铁锤,扇旺炉火,叮叮当当,一阵摆弄,就照图打出一把半筒形铁铲。
这新式武器端的厉害!装上腊木杆后,打洞既快又省力气, 每向地下戳一下,就可进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卡在半圆筒内的地下土就被原封不动地带上来,土壤颜色、密度、结构都清晰可辨,没过多久就挖下去几米深。若腊木杆不够长,再接上一段绳子,接着往下打,竟能打出海碗般粗细的洞,深达十几米。
得!原来搭包子棚所用的铁铲,如今运用到盗墓上了!盗墓者大喜过望,此后一段时间,盗墓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各路人马相互打听,才知道有了这个利器,于是纷纷效仿,这就好过了那个铁匠铺,铺子急添人手,集中打制,一个月就赚了200多块现大洋。
这东西到底啥样子?其实貌很平常(如图),头部呈半筒状,上连铁柄。最初打造的都粗短笨重,直径约为10厘米,后经不断改进,形制日趋科学合理。如今的洛阳铲总长约1米,铲头长30厘米,直径6厘米,上连铁杆,杆端有銎,銎装长约2米的腊木杆。若钻探深墓,可在柄端绑接数米长的竹竿,若还不够,再接长绳,接上长绳后,最深可钻探几十米。
但使用此物需要技巧,有一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来洛阳实习,女生晏学回忆道:“为我们做工(做师范动作)的,有的就是盗墓世家的后代。他们能灵活地甩(戳)洛阳铲,而且善于辨别五花土和活土,这对于探测地下墓葬和为墓葬找到边沿都很有用,我曾认真地向他们学过,但洛阳铲我无论怎么使劲也甩(戳)不到两米深。”
如此神奇的洛阳铲,到底是不是盗墓贼发明的呢?我想起了一件事:3年前,北京的一位导演准备拍一部电影《洛阳铲》,邀请洛阳学者为他讲解,我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上,近代洛阳著名金石学家和拓片收藏家郭玉堂先生的后人说:探铲这种东西实际上早就有了,孟津以及偃师山化一带,清朝时就有这种工具,人们用此物挖掘带根的中药材,非常便利。这说明探铲的问世时间还要靠前,起码有百年历史。
我从史料中查知:“洛阳铲”这种称谓出现得很晚,是20世纪50年代初才有的叫法,是根据其产地命名的,洛阳民间在解放前从无“洛阳铲”之说。当时的农民称此物为“爽铲”,疑为“搠铲”、“搡铲”的地方发音,有人直呼其为“捣窝锨”,也有称“瓦铲”、“瓦垄铲”、“瓦垄锨”的。专家学者则称之为“铁铲”、“铁锥”、“探铲”,其中的“探铲”是“探钻铲”的简称。
显然,洛阳铲并非盗墓贼的专利,他们不过是按图索骥,利用此物去盗墓罢了。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一种工具的出现,从开始使用到最终定型,往往经过几代人的完善,才能日趋合理,很多工具实则是劳动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再者,历朝历代都有盗墓活动,为啥数千年间的盗墓贼,都没有发明洛阳铲呢?这当中一定还有故事和原因。欲知根底,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