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坐9路公交车,会发现西关东边有老集站,这老集原是一个大粮食集,古代叫“粟市”,近代叫“粮市”,后又叫“粮油市”,曾是个杂粮市场。
老集位置适中,不管是老城人还是周边乡民,赶集都十分方便。由于远近闻名,加上又很古老,故称“老集”。人们来到十字街后,往这里一拐,就可以“粜粮” 和“籴粮”。
说起“粜粮”和“籴粮”,年轻人可能不懂,其实就是卖粮和买粮。你看这两字的结构,尽显出汉字的“造字”特点,“粜”字,上面一个出,下面一个米,往外出米,就是卖,是“粜粮”。反之,往家里入米,就是买,是“籴粮”,既贴切又合理。
我听上辈人说,过去老集粮市比现在规模大,光粮行就有好几家,而粮市大多设在粮行附近,那时也没超市柜台,一律沿街摆放簸箩,黄澄澄的小米、白生生的大米都在大竹簸箩盛着,堆得谷堆冒尖的,显出仓廪充实的样子。各家为显示实力,一大早就派伙计们整布袋地往外背粮食,当着众人的面哗啦啦倒入大簸箩内,来来回回,好不忙碌。那些赶早集的勤快人,早早就等在那里买新米。
如今超市卖粮,一般都有袋装,十斤八斤已标好了价格,拿到出口处交费便罢。而过去是现场称量, 一般以斗、升、斛计量,大斗50斤,圆斛16斤。粮行内有掌柜、先生、掌斗、相公等工作人员。掌柜总理粮行,先生专管账目,掌斗用斗计量粮食,相公监督买卖,俗称“公平人”。
这几个角色中,掌柜是领导,一般不在现场;先生管账目,也不看称量过程;相公虽是监督者,但也不会整日盯着买卖;就数“掌斗”的有权利,他是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的“售货员”,他在称好粮食之后,往往弯腰抓一把米赠给顾客。这在掌柜看来,属于“掌斗”的权利范围,不过是笼络顾客、会做生意罢了。但他若是实打实地抓米赠米,掌柜见了便不高兴。他要装模作样狠狠地抓一把米,顺势从指缝里漏在自家簸箩内,然后佯装慷慨猛然放入顾客袋子内,其实只是多给了一点点,却哄得顾客满心欢喜。
粮市之众生相,就在这热闹的交易场面中,剪出了一幅剪影,既生动又民俗。大宗买卖成交后,掌斗人弯腰过斗,然后昂首喝价,很有激情地向柜台先生高声报账,买卖双方到柜台前向先生付款或领款。然后由小伙计帮忙把粮食放到顾客肩膀上,或帮着抬运到车上,顾客说“谢啦”,小伙计说“不客气,您慢走”,买卖结束,皆大欢喜。
老集上常来李村镇和诸葛镇人,除了来卖粮,有时也运来整车的花生,这属于“放羊拾柴火”,顺带做些买卖。附近州县的粜粮大户都是赶着大车来,走了远路,入市后大都直接找粮行出售,粜完粮食,心中高兴,不免盘桓一日,打听些行情,看看戏,喝点儿酒,然后才回去。
粮行在验收粮食时,有些挑剔,或说粮食水分大,要折扣点斤两;或说粮食成色不足、混有糙米等,嘟嘟囔囔,说个不停,总之有诸多的压价理由。这边粜粮人急着要走,那边粮行的人却不慌不忙,最终当然是以贱价收购,粮行从囤积倒卖中获得利益。
有的卖主觉得亏,不愿贱价出售,或寄存粮行托管,或当即运回不卖。
一直以来,老集粮市都是洛阳地区最大的粮市,到20世纪40年代,这里仍是豫西城乡粮食集散地,也是供应城镇居民粮食的主要场所。当时的卖粮大户都以批发为主,最大者为“玉成粮食坊子”,其次义和、福兴、福来、新立、仁义等坊子,分布于老城居民聚居区内。老集粮市为天天集,从不断粮,各种粮食应有尽有。
粮食市的管理,主要是控制量具。开集时,管理人员将标准斗斛拿来,集罢时将斗斛收走。没有标准斗斛(类似公平秤),不准交易。买卖粮食,要通过经纪人(买卖双方间的协调人)。经纪人所用暗语是老集的行话,十个数字即一喜、二耒,三又、四肠、五抹、六妻、七钜、八说、九钩、十长,经纪人在交易时也用斗斛量粮食,高喊暗语,使买卖双方及记账人都能听到报数声。
解放后,粮油由国家统管,取消了私营粮行,老集衍化为百市,什么都有卖的。后来街摊渐少,先入大棚交易,后入超市经营,如今街面上已鲜见粮食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