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化人出于清高一向“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他们内心大都懂得钱的重要性。闲暇时读有关民国大师金钱观的文章,在觉着有趣的同时,更令人深思。
钱是鲁迅坚持“韧性战斗”的经济基础,离开了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实的鲁迅。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鲁迅完全靠自己挣来的足够的钱,超越了“官”的威势,摆脱了“商”的羁绊。鲁迅的脑力劳动所得,总收入相当于1995年的408万元、2009年的816万元以上,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间阶层”。“而立之年”以后的24年间,鲁迅平均每年有相当于2009年的34万元的收入,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只有这样,在法西斯的文化围剿中,鲁迅才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了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
胡适学成回国,在北大任教授,第一个月工资260银圆,第二个月加至280银圆,为教授最高待遇。那时一银圆约合今40元。胡适除了薪水,还有版税和稿酬。虽然经济富裕,可胡适的生活并不奢华,饮食还是徽州乡土化的,每日三餐,不吃零食,不常吃水果,但吸烟很讲究;衣着比较简单,在国内不穿西装,平时穿的是长衫。胡适在美国任大使期间,为了替国家节约外汇,他不带随员,一切亲劳。为了节省小费,他叫出租车都跑到使馆前大道的拐弯处。
林语堂看重钱,也会赚钱,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坛人所共知。他想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这样可以得两份稿费,而不至于有道德上的限制。有人高度赞扬林语堂的中文好到无法翻译成英文,他的英文也好到无法翻译成中文。林语堂在收入上斤斤计较,可该花的钱,他一点都不吝啬。抗日战争期间,他为国内难民多次慷慨解囊,还以每年720法郎的花销收养了6个中国孤儿。林语堂教育女儿:“金钱藏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而不拿去帮助别人,那钱有什么用处呢?金钱必须用得有价值,又能帮助别人。”
至于周作人,是什么致命的诱惑,让他泯灭良知就任伪职“督办”,甘愿卖国投敌呢?《知堂回想录》中有一段文字或许可以帮我们找到谜底:“该职特任官俸,初任一千二百圆,晋一级加四百圆,至两千圆为止。”鲁迅生前对其二弟的评价是一个字“昏”。在北京八道湾四合院里,周作人每月耗费至少700银圆。就为了这样用金钱垒起的“新生活”,他不惜屈从悍妇、牺牲长兄、胁迫老母、逼走三弟,独占家产。虽说社会应该宽容,但是人格有底线:不能为“权”为“钱”而干出反民众、违仁道的事来。分析鲁迅和周作人的经济状况,我们才知道为什么鲁迅有铮铮铁骨,而周作人成了汉奸。
也有人不为金钱撼动自己的人格。史学大师陈寅恪,1941年由昆明西南联大应邀前往欧洲讲学,途经香港时遭遇太平洋战事,日方和汉奸陈璧君都来逼迫他投敌,日伪组织还以40万港币诱引他主持“东亚文化协会”,替日伪审定中小学教科书等,陈寅恪一概严词拒绝,而当时他身上连离开香港的旅费都没有。历尽艰险回到西南联大,物价飞涨,教授们的月薪还不够糊口,但他却写出了最高水平的学术论著。比起当时陈寅恪视为粪土的40万港币来,日伪赏赐周作人的月俸一千二百圆或最高两千圆,不过是喂苍蝇的腐屑罢了。
大师们尽管也有拮据的时候,但是在大多数时候,他们的收入仍是很高的。无论胡适还是鲁迅,其职务收入和稿费都足以使自己和家人维持一般之上的生活水平。而胡适对待金钱的态度,无疑值得今天的知识分子学习,虽然每月收入丰厚,但他自己的生活很俭朴,帮助汪静之、林语堂却不遗余力。在担任驻美国大使期间,胡适公私分明,廉洁奉公。当然,这是题外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