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偃师老城东边的北关村,有座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的教堂,它的西南侧,有一座带着岁月痕迹的牧师楼。
1 按西方标准而造,墙上文字仍清晰如故
这座牧师楼是偃师市文物旅游局普查队工作人员于2009年7月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牧师楼东西长11米,南北宽10.3米,楼体北墙上的“神爱世人”四个大字清晰可见,似乎要告诉人们它的“身份”。
这座牧师楼由青砖砌筑,除了地上两层外,还有一层地下室。一楼共有3个房间,其中最西边的一间房为南北相通的套间;二楼共8个房间,每个房间还配有一个小型储藏室。
偃师市文物普查队副队长李校卿拉开储藏室的门说:“这是按照西方建筑的标准和西方人的生活习惯而建造的,地上两层都是木质地板。”
2 与牧师楼同时期的建筑已荡然无存
据了解,该楼为已损毁的福音堂内的一座建筑,供传教的牧师作息使用,因此取名牧师楼。
根据1992年出版的《偃师县志》记载,1914年,美国基督教信义会取代瑞典中华内地会在洛阳以东传教。偃师基督教会原属洛阳信义公会管辖,后来教徒日增,遂于1926年另立偃师公会,辖偃师、巩县、登封三县公会。现已损毁的福音堂,就是那时由美籍传教士立约翰主持修建的。
立约翰是美国人,1909年被美国基督教信义会总会纽约分会“中国豫中会”派遣来洛传教。1930年,立约翰去世后,汉森、白丽生接管公会教务。1935年,偃师老城遭水灾,福音堂被淹。后来,偃师公会复建美式教堂。
据当地人回忆,当时,教堂规模较大,东西长约80米,南北长约100米,占地面积约8100平方米。教堂内有大礼堂、牧师楼、大舞台、职工宿舍、医疗所、教室等多座建筑。
抗日战争爆发后,白丽生离开偃师。1938年,偃师公会由中国籍牧师主持,初为李百灵,1941年为巩县人贾逢孚。文化大革命初期,贾逢孚被驱赶,福音堂内的大礼堂等多座建筑被扒毁,仅留下这座牧师楼静静地守望。
1982年,偃师老城再次遭大水;水灾过后,大多数村民的房屋被冲毁,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只好将在水灾中保存完好的牧师楼当成安身立命之所。
据当地村民讲,这座楼曾同时容纳6户人家居住,一度成为村中的配电房。后来,住户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该楼正东面大门口的阳台式过道损毁严重,最终被扒掉。
近年来,偃师基督教徒对牧师楼进行了修整,并在牧师楼一侧建造了一座教堂。
3 它是凝固的历史,见证河洛地区的宗教传播
从牧师楼的历史变迁不难看出,它不但见证了近现代偃师县城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外来宗教在河洛地区的传播。
据偃师市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历史上偃师老城曾多次为偃师的县邑所在地,当地宗教信仰多样,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并存,有史记载的寺庙阁堂最多时可达72处。
“较之于那些常见的、具有西方建筑特点的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等,牧师楼的外观比较简单,但它记录了历史,有自己的地域特征,这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李校卿说。
专家认为,该楼属不可移动建筑文物,为研究民国时期当地的宗教、社会经济以及建筑工艺提供了一定的实物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