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据 光明网
核心提示
日前出炉的《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起薪在3000元左右,近五成月薪不足5000元。海归人士不断涌入内地就业大军,多年前的“免检标签”被撕掉,就业难变成海归整体性尴尬,曾经一纸“洋文凭”塑造的海归神话彻底破灭了。
1 海归光环褪色始于2006年
中国最近的一次留学大潮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初期的留学生皆为公派,都是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千挑万选的,多是精英。由于是公派,除非特殊原因,学成回国是必然选择。这一批高端人才回国之后随即进入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有企业,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民间,这个时期的海归是精英和人才的代名词,从各种海归人才引进计划中给予免费落户、人民币一次性补助、解决配偶、子女的工作和就学等诸多优惠就能看出。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CCG)发布的《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曾提到海归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传统的科教文卫领域为例,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有留学经历。证券市场的建立,正是1988年3月由留美学生王波明、高西庆联合向政府提交建议书,此后中国最早的证券机构联办成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大部分都由海归创办和管理。甚至在政界也不乏万钢、陈竺等一批海归高管。
中国海归的光环褪色始于2006年。 从1978年到2009年底,留学回国人员达49.74万人,近50万海归在中国找工作,机遇多,挑战也不小。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市场,徒然增加的就业压力也传至海归群体。2004年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工作部有关海归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71.3%的海归在回国后至少6个月才找到工作,1年以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占10.2%。2005年HR实验室对1500个海归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不得不暂时待业而成为“海待”。
2 海归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海归性价比低,3000元初薪与内地大学毕业生相差无几,背后却是至少几十万元的留学投资。
海归不仅就业难,步入中国职场的海归得到高薪酬和高职位的也为数不多,起薪一般是3000元~5000元,薪金要求5000元~8000元的占27%,而真正拿到5000元~10000元的只有15%。一份对广州市留学回国人员的调查显示,海外留学生除博士的实际收入多于预期外,硕士、本科及专科生的实际收入都低于其预期收入。尤其是海归的初薪水平持续下降,今年仅为3000元,与中国一般大学应届毕业生相差无几。但他们在海外求学的投入却远高于国内。粗略计算,如果出国留学需要60万元人民币,留学者回国后的月薪是1万元,那么至少需要5年收回成本,如果月薪在5000元,那么需要10年收回成本。如此低的性价比常常让海归悔不当初。
21世纪头10年的出国留学大潮中,不乏一部分并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而是仰仗父母的钱玩乐享受,花几十万元混一张“洋文凭”,却证明不了任何能力的“镀金”海归。
3 一些留学生主观上有“买学历”的动机
《中国青年报》记者袁铁成2002年在日本、德国对中国留学生进行调查和采访后出版《留学与垃圾》一书,描述了众多留学生出国后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表现糟糕。在另一位留学生王莒宁的讲述中,国外纯开放式的环境让语言不过关的中国留学生更加封闭,只能每天混于中国人的圈子,躲避和老师的主动交流,成为课堂上“沉默的大多数”。生活上,不少有钱的学生频繁出现在赌场、酒吧、夜总会。他们对平时的学习漠不关心,一到考试和写论文时就熬通宵、临时抱佛脚或者雇用“枪手”。
自2010年中国职业经理人唐骏学历涉嫌造假被媒体公开后,“野鸡大学”的说法被国人熟知。事实上,为出国、为毕业不择手段,买卖学历、代发论文、代为在海外出版论文书籍、夸大成绩等在留学生圈子里屡见不鲜。2008年10月,法国土伦大学发生了一起暴力袭击事件,一个应将一大笔钱交给中间人的中国留学生在校园内遭到攻击。警方对该大学行政部门调查发现,当考生为中国人时,考试过关机率明显提高。几乎100%的中国学生能拿到硕士文凭,其他国籍的人,包括法国人,获得硕士文凭的比例只有60%~70%。当年土伦大学的中国学生暴增,约有650名,其中100多名新生不会讲法语。4年来,几百位中国学生从该校企管学院取得文凭,中国学生的注册率越来越高。
不仅留学生主观上有“买学历”的动机,跨境教育机构和私立学校也看中其中的巨大利润,在没有得到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情况下,授予欺诈性的或毫无价值的学位造就了一批冒牌留学生。教育部自1993年到2010年1月总共发布的47条留学预警中,有34个涉及留学教育服务质量的预警公报。
4 多数人可能是在国外难以立足才回来
留学生质量的另一个考察角度是回国率。教育部2009年公布的数据称,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公费、自费等各类留学生总数达139.15万人,其中仍留在海外的有近100万人,只有39万人归国,回国率仅为28%。这就意味着,本就良莠不齐的留学生队伍中,多数人可能是在国外难以立足才回来。
海归的光环逐渐褪去,大多数企业在雇用海归的问题上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一项关于回避雇用海归的原因调查中显示, 这些遭遇就业难的海归有一些共同特点,在海外没有工作经验,并不能发挥相对本土人才的国际化优势,在国内也缺乏工作经验。鉴于此,专业过于集中在商科的海归并不是企业短缺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甚至在很多企业家看来,不少海归的最大优势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在专业学识上、创业能力上,与国内一些顶尖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太大竞争力。
“务实”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有公司明确要求海归在国外同行业企业中真正从事过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不是一些低层次、接触不到企业核心管理理念和技术的辅助性工作,而这恰恰是许多海归的“软肋”。有关留学生的调查显示,没有工作经历的海归占比例在一半左右,在就业市场上,同时拥有两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和一年以上正式工作经历的海归最受国内企业欢迎,其中已经在企业中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超过了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