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魅力洛阳 山水城市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1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名家访谈(4)
王铎先生谈洛阳山水城市建设
魅力洛阳 山水城市
□记者 张广英
  洛阳自古就是园林城市,其山水园林魅力曾为帝都文化增辉。如今,洛阳正在打造宜居山水城市,古建园林学家王铎先生认为:这是造福每个洛阳人的事情,人人都应关心,共同参与。

  1  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城市

  记者:王老师,您作为著名古建园林学家,对洛阳山水城市建设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王铎:打造山水城市,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9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城市,强调山水城市的内涵是要让大家安居、快乐。

  我对钱老的观点进行了解读,提出山水城市建设应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设园林城市,二是建设文化城市,三是建设艺术城市,四是建设高科技城市,五是建设全方位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城市。其中,建设园林城市是最重要的,是建设山水城市的前提。建设山水城市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大众的幸福。

  记者:在什么情况下,钱老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概念?

  王铎:19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人居环境恶化,人们提出了理想城市的发展模式,分为六个时期:

  19世纪90年代,英国的霍华德率先提出“园林城市”理论,也叫“花园城市”,即人要住在园林空间里。随后,英国政府要求当地民居都建后花园,每家后花园的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后来甚至发展到不少于300平方米,并且要经常打理。我在英国住过两年,感觉那里的环境确实很美。至今,英、美等国仍以“园林城市”为发展方向。

  到20世纪初,西班牙的马塔提出了“带形城市”理论,就是将城市的平面布局规划成狭长的带状,以避免产生“热岛效应”等。20世纪50年代,洛阳的城市规划就是采用了这一理论。

  20世纪20年代,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提出了“阳光城市”理论,主张城市向高空发展,在城市中建高层建筑。他规划了一个可居住30万人的城市,共60幢楼,建筑占地面积只有5%,其余95%都是道路、广场、园林和绿化。

  随后,美国建筑师莱特又提出了“广亩城市”理论,即参照中国的园林模式,挖湖堆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按这种理念建设的城市大多都成了旅游区。

  20世纪40年代,芬兰的沙里宁提出了“卫星城市”理论,要把城市中的污染源迁出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很多国家都是按这个理论规划城市的。

  可是,到20世纪末,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时代文化道德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人伦道德失常,钱学森先生审时度势,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及山水园林等出发,提出了“山水城市”理念,即要“把一个现代化城市建成一座大园林”。城市园林化,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2  人离开自然,终究还要返回自然

  记者:洛阳自古就是一个园林城市,这对我们如今的山水城市建设,是不是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王铎:洛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园林城市,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山水城市。

  早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殷后,周公营建洛邑,通过察山看水,在邙山脚下、洛水之滨,建了中国第一个依山面水的山水都城——周王城。北魏时期,洛阳仅佛寺园林就有1367所,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园林城市。隋唐和北宋时期,洛阳为东都、神都、西京,公卿贵戚云集,伊河、洛河之水被引入里坊,家家园林,有名园百余所,可谓“洛阳园林甲天下”。不过,明清以后,洛阳民居成了小庭院,渐渐没有园林了。

  洛阳古代园林的辉煌,对今天山水城市的建设有借鉴意义,因为园林城市是山水城市的前提,人离开自然,终究还要返回自然。

  我们都能看到,城市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城市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到处交通拥堵,河流、空气污染,噪声无处不在……在一些大都市,举步维艰的人们甚至想要逃离。

  200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全球环境展望4》,全球千余位顶级科学家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而这一次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伴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包括热岛效应、荒漠化、环境污染、堵车拥挤等在内的“城市病”也在蔓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保障人类的优良生存环境,早在1969年就向全世界城市提出要求:住宅区绿地面积要保证人均28平方米,市区绿地面积要保证人均60平方米,并制定了各类城市公园绿地指标。

  然而,我国城市绿化情况与此要求相差甚远:1983年时,我国统计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北京为6.97平方米,上海、天津、广州都不到1平方米。而当时一些国际名城人均绿地面积为:华沙33.5平方米、堪培拉70.5平方米、斯德哥尔摩68.3平方米、华盛顿40.8平方米。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人均绿地面积虽已大大增加,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洛阳的人均绿地面积为10.2平方米,虽然与国内城市相比还不少,但还达不到国际标准。

  人类离不开植物,人们需要绿地。这儿有一组数据:24小时内,每个成年人要吸入0.75公斤的氧气,呼出0.9公斤的二氧化碳;而1公顷阔叶林在非落叶季节,24小时能吸收0.9吨的二氧化碳,释放0.7吨的负氧离子。可以说,没有植物,人类就无法生存。

  再举一个例子:以1立方米为单位,北京郊区森林地的空气质量比城市人口密集区要好上百倍甚至数百倍。而20世纪70年代末,巴黎城郊空气质量比市区好10倍,政府就决定扒房子种树,增加绿地面积,以改善空气质量。

  1983年,联合国环保署对北京、天津、武汉、广州抽样调查,发现空气中致病菌超标;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卫生部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万人癌病率从郊区到市区呈上升趋势。这一切都说明,人离不开自然,城市需要绿地。

  3  建设山水城市,每个市民都是主角

  记者:洛阳的文化底蕴极为丰厚,山水城市的建设,是不是也要与文化相结合?

  王铎:洛阳建山水城市,我认为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飞跃。这里所说的“精神文明”,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举办公益文化活动。洛阳4月有牡丹文化节、10月有河洛文化旅游节,这些公益文化活动对丰富山水城市的内涵、提升城市居民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组建学者活动团体,如老子学会、河洛学会、姓氏学会等。洛阳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以老子学会为例,老子在国际上地位很高,他长期在洛阳生活,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在美国排出的世界十大名著中,《道德经》位居第一。人们如此重视老子学说,是因为现在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温升高、水资源匮乏、物种绝灭加剧等,而这种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由19世纪的西方哲学“人是万物之主”引起的,以为世界万物都可以作为资源来利用。在老子看来,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分子,要与万物和平共处。他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已被证明是真理。

  三是建设山水城市,全市的每个人都是主角。山水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幸福。因此,每个市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要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当成建设山水城市的主角。

  在“物质文明”方面,洛阳人均绿地10.2平方米还不够,要加大绿地建设和园林建设,这也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城区公园。现在,洛阳已有王城公园、洛浦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遗址植物园等。鉴于城区公园基本已定,暂不多说。

  二是道路生态带。我市新修及扩建了不少道路,这些道路两边,要多栽阔叶树。

  三是伊、洛、瀍、涧四河。洛阳有伊、洛、瀍、涧四河,水系较多。洛河两岸有洛浦公园,贯通城区东西,成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伊河旁边也在建伊滨公园,诸多美景呼之欲出。现在要说的是瀍河和涧河,这两条河的绿带要扩充,也要实现园林化。

  四是新建社区。尤其是洛阳新区,有许多新建的社区,这些社区的绿地面积一定要扩大,并多种阔叶树。

  五是城市周围森林地。城市周围应该全是森林地,打造“森林围城”的局面。北京、郑州等城市增加绿地,提高空气质量,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效果很明显。洛阳四周多山,东南方向的龙门山、万安山一定要打造成森林地,这个事情已经在做。西边的周山也要打造成森林地,但现在绿化不够,需要增加力度。尤其北边的邙山不能忽视,在邙山一带,我们要建大森林公园,并结合邙山古墓群进行旅游区建设,这是大手笔、大工程。按照联合国相关规定,森林地距市区16公里就能达到相应效果,因此,邙山建森林公园以增加城市绿地的方案是可行的。

  建设山水城市需要人人关心、参与。只要行动起来,生态宜居的山水城市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