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2版:洛阳·面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获国家特殊津贴,工人孙炜正真神气!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2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24载坚守浮法玻璃成型岗位,为我国超薄玻璃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突出贡献
获国家特殊津贴,工人孙炜正真神气!
□记者 杨玉梅/文 通讯员 牟建昌/图
  孙炜正(中)在浮法成型车间。
  孙炜正获得的证书
  近日,洛玻集团为该集团龙海电子玻璃公司工人孙炜正举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津贴颁发仪式。

  孙炜正的学历不高——大专,孙炜正的职务不高——车间副主任。但要论贡献,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在浮法玻璃生产一线工作的他,为我国超薄玻璃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炜正实至名归。

  1 当名生产玻璃的工人,真神气!

  2月4日下午,记者在洛玻集团大院里见到了孙炜正。43岁的他是个瘦高个,戴着一副金属框眼镜,头上已有不少白发。孙炜正不爱说话,回答问题时习惯先搓着双手思索一番,再缓缓吐出几个字,言行中透露出一名老技术工人的朴实与稳重。

  20世纪80年代末,孙炜正进入洛阳玻璃厂,在我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工作。

  用孙炜正的话说,他跟玻璃“有缘分”。进厂前,17岁的他高考落榜,都在铁路系统工作的父母希望他也到铁路上工作,但孙炜正有自己的想法。

  还在读高二时,有一次,为奖励班上包括孙炜正在内的几名尖子生,物理老师特意带他们去洛阳玻璃厂参观赫赫有名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孙炜正至今记得,当时他站在车间内,看着漂浮在锡槽中的亮晶晶的玻璃,不住地惊叹:“太神奇了,太先进了!”

  “当不成大学生,当个生产玻璃的工人也很神气!”孙炜正打定了主意。

  “当时,厂里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供不应求,效益蒸蒸日上,年轻人都为能穿着写有‘洛玻’字样的深蓝色工作服自豪。”孙炜正告诉记者。

  孙炜正毫不犹豫地进入洛玻技校,开始学习玻璃制造工艺。

  2 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就要干到最好

  1988年,孙炜正技校毕业,如愿进入洛阳玻璃厂工作。选择岗位时,他坚持要到最紧张,也是最核心的成型岗位去。

  “要干就要到最前线去,成型工序是生产玻璃的核心工序,玻璃能否生产成功,主要看这一道工序有没有做好。当时就想,我可不能在玻璃厂工作了一辈子都不知道玻璃是咋生产出来的。”他说。

  此后,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成了孙炜正的习惯。在车间里,他总是带着一个笔记本,不断记录各种数据和师傅们传授的经验。即使在休息时,孙炜正也总喜欢拉着师傅们问这问那。

  学生产技术,孙炜正几乎到了着魔的地步:有时半夜醒来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就立即爬起来翻资料、查笔记,并在脑海中想象生产线上的情景。

  “刚出炉的玻璃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碰是碰不得的,只能根据经验去想象,揣摩玻璃在什么温度条件下能更好地成型。”孙炜正说,“浮法成型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不怕干一线,就怕干不到最好。”

  多年来,光是工作笔记,孙炜正就攒了一大摞,足有十几本。

  3 “我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往前看”

  1992年,不断要求进步的孙炜正考上了武汉工业大学电教函授学院,开始一边学习一边工作。3年半时间,他每天都在单位、家庭、学校之间奔波,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回家还要写作业,每天累得倒头就能睡着。即便如此,无论是上班还是上课,孙炜正没有请过一次假。

  孙炜正说,最让他感到骄傲的,除了能在全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工作外,还有就是参与了洛玻集团的好几个“第一次”。

  1999年,洛玻集团开始尝试用石墨挡条法生产19mm超厚浮法玻璃,这在全国尚属首次。生产线上,一块块亮晶晶的玻璃均匀地在锡槽中成型,生产成功在望。然而,守在锡槽旁边的主操手孙炜正突然发现新生产出来的玻璃颜色发黑:根据经验,他判断这种情况是温度过低所致。来不及向车间主任汇报,孙炜正果断地打开所有的电加热器,玻璃的颜色又逐渐恢复了透明。他的快速反应,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连连夸奖。

  2001年10月,洛玻集团在龙玻超薄玻璃有限公司建起了国内第一条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线,并抽调孙炜正等几名技术骨干研究相关生产技术。几年间,他和同事们反复试验、改进,成功拉引出1.1mm、0.7mm和0.55mm的超薄浮法玻璃,填补了我国浮法玻璃生产技术上的一项又一项空白。

  2006年,洛玻集团龙海电子玻璃公司建起了国内最先进的第二代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线,作为技术骨干,孙炜正又被调到龙海公司。

  “‘第一次’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在‘第一次’中学到经验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令人喜悦的事情!”孙炜正感慨地说。

  总是搞攻关,会不会很辛苦?“很辛苦,也很幸福。从年轻到现在,许多师傅和技术专家都给过我帮助和指点,我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往前看。”孙炜正告诉记者。

  4 拒绝高薪挖角 与单位共进退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国生产玻璃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虽然手中掌握着生产超薄玻璃的核心技术,但洛玻集团的效益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与此同时,大批民营企业急需大量生产超薄玻璃的岗位工人和技术人员,纷纷到洛玻高薪挖人。

  “在厂里面一个月拿1000多块钱,到南方的民营企业一个月可以拿3000多块钱,那几年走的人可不少。”孙炜正说。

  作为掌握超薄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的核心岗位的工人,来挖孙炜正的企业不在少数:深圳、成都、绵阳等地的民营玻璃生产企业找到他,表示愿意给他10万甚至20万的年薪。孙炜正夫妻俩都在洛玻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经济上并不宽裕。面对高薪诱惑,他心动了,父母和爱人也对他跳槽持支持态度。

  离开,似乎再正常不过的选择。然而,孙炜正选择了留下。他说,多年来,师傅的殷殷教导、领导的深切关怀、工友们的情谊,都是他难以离开的原因。

  “我舍不得。洛玻把我从一个学徒培养成技师,把我安排到技术最先进、效益最好的岗位上去。厂子现在是遇到了困难,但我不能一走了之,我要与厂子共进退。”孙炜正说。

  5 好好干活是应该的 以后要作更多贡献

  孙炜正24年坚守一线,换来累累硕果:2008年,获得浮法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参与的《优化1.3mm玻璃板宽和厚度控制,提高总成品率》成果,获河南省技术改造类一等奖;参与的《0.50mm超薄浮法玻璃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中国中材杯”全国建材行业技术开发类一等奖;参与的《0.8mm和0.9mm电子用超薄浮法玻璃的开发》、《合理控制0.55mm工艺参数,提高总成品率》成果,分获河南省技术开发类、技术改造类一等奖等;先后培养的9名徒弟都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

  2010年4月,因业绩突出,孙炜正被洛玻集团推荐参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孙炜正说,当时填表时,看到表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字样,第一个感觉就是“难以相信”。“这样的荣誉太高了。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成绩是大家的,没有集团的发展和优秀的产品,就没有我的今天。”孙炜正说。

  拿到证书和奖金后,孙炜正很激动:“咱工人好好干活是应该的。能受到国务院的奖励,说明国家重视咱。以后的路还很长,还要再为国家和公司多作贡献!”

  相关链接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始于1990年,是国家为奖励有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而设立的。自2008年起,为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关部门把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人才,也纳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范围。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每两年选拔一次,对经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国务院授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由国家一次性发给人民币20000元,免征个人所得税。到2010年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已累计评选出1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