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4版:三彩风·随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回味童年“过十六”
承诺的力量
当春晚成为民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2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若有所思>>>
当春晚成为民俗
□马继远
  没人能说得清,春晚在哪一年成为民俗,成为我们除夕夜必备的一道“年夜饭”大餐。
  龙年除夕,如往年一样,我与家人围炉而坐,吃着零食,看着春晚,扯着闲话,熬夜守岁。荧屏上美轮美奂的光影,活力四射的新生代明星,还有那些已显迟暮的春晚“钉子户”……对于久不看电视的我来说,都很赏心悦目。零点,伴随着春晚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齐声报数,窗外鞭炮齐鸣、礼花竞放,直至《天下一家》的结束曲响起,震耳耀眼的声光才渐渐稀薄、暗淡。春晚曲终人散,我们也便辞了旧岁,迎来新春。

  接下来,毫无意外地,网络、报纸、广播、电视,还有老百姓的茶余饭后,都是对春晚铺天盖地的议论:认可、非议、赞美、攻讦……今年是第三十届春晚,对于崇尚“三十而立”的国人而言,春晚引来的热议,更甚于过往。

  很多人怀念20世纪80年代的春晚。有机构作过调查,最为人们认可的,竟然是1983年的首届春晚。作为看着春晚长大的一代,我也怀念小时候看过的春晚。那时,村子里电视机很少,大家就聚在一块儿看春晚。晚会上的明星和节目,平时少有机会看到,让我们觉得很新鲜。我们曾经拿着笔,边看边记录春晚歌曲的歌词;我们曾经在学校排演春晚的小品;我们曾经闹着要家人给买一条张明敏演唱时围的围巾……当时的春晚,神奇、多彩、有味,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我们怀念春晚,或许是对逝去的岁月的追忆。尽管,那时的我们,视野是那么狭窄,物质是那样匮乏,欢乐却是那么淳朴,那么发自肺腑。

  30年间,沧桑巨变。没人能说得清,春晚在哪一年成为民俗,成为我们除夕夜必备的一道“年夜饭”大餐。在赵本山的小品、姜昆的相声、李谷一的歌声中,我们一次次地辞旧迎新。我们边看边抱怨春晚难再推出唱遍大街小巷的歌曲,抱怨小品节目不能再让我们由衷地笑,抱怨春晚老是被那几张面孔霸占……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成长,在变化,我们的腰包鼓了,衣食更加高档了,寻乐的方法更多了。如果想看赵本山的小品,想听王菲的歌,完全不用等着看春晚,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成,但我们还是希望在春晚舞台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跟我们一块儿过大年,因为明星是春晚舞台必需的欢乐符号。

  在生活多元化的今天,农耕时代流传下来的诸多春节习俗,早已趋于符号化。人们依然贴春联,但能说出自家春联内容的人,估计寥寥无几,红红的春联就是贴在门上烘托节日气氛而已。人们放鞭炮,但估计虔诚地祈福许愿的人也并不多,更不会有人还会相信放爆竹是为了驱逐“年”这个怪兽,鞭炮的响声只为让节日显得热闹、喜庆。人们吃饺子,也绝没有过往那种强烈的幸福感,过年吃饺子,也只是一种惯例……

  当看春晚也成为老百姓过节的民俗时,春晚也就如贴在门框上的春联,成为春节的一道装饰,不可或缺,但形式大于内容。春晚的主题将永远是歌颂喜庆祥和、阖家团圆,祈福国泰民安、幸福安康,只有这样,方能与人们追求欢乐的心理需求相适应,方能热热闹闹地给人们增添过节气氛。这时候,明星出现在春晚,唱歌走音、小品没笑料都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作为春晚这种民俗中不可缺少的符号化元素,他们在春晚出现了,让老百姓有了谈论的共同话题。

  可以预料,在能够让全国老百姓共享春节欢乐的传播方式取代电视机以前,春晚——当然是央视春晚,这种民俗,将会与春节一道延续下去。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