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献宗在讲解歌曲主题。 |
|
□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王雷 文/图
杨献宗是偃师市首阳山镇沟口头村人,今年46岁,只有高中学历的他,自己开办过企业,做过村里的团支部书记,他的歌词创作之路,源自于他对儿子成才的殷切期望。
▲▲写亲情诗歌、励志格言为激励儿子
2003年时,杨献宗14岁的儿子杨超杰上初三,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却让他十分费心。“那时候儿子迷上了网络,经常和同学出去上网,咋说他都不行,老师也对他也无计可施。”杨献宗说,那时候,他为儿子的学习操透了心,便想试着写一些亲情诗歌和励志格言给儿子,没想到还真见到了成效。
在一首《父亲节心语》的诗歌中,杨献宗这样写道:“我没有哲学家的格言,也没有明星般的笑脸,没有硕士博士的桂冠,更没有成功人士的光环,我只有一颗心,为你的明天,默默地支撑一片蓝天!”
这几句质朴的语言,让杨超杰明白了父亲对他的付出和期望。“儿子当时看过后泪流满面。”杨献宗说,儿子之后的表现让他欣慰不已:成绩从班里的后几名进步到前几名,并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
之后,杨献宗时常写一些格言和诗歌给儿子,每逢过节、儿子的生日,就用手机短信发给儿子,这些格言和诗歌也一路伴随着他的儿子走过高中、大学。“儿子的同学、邻居的儿子,在读过我的格言和诗歌后,也深受启发。”杨献宗自豪地说。
▲▲向往军营让他又走上作词之路
2009年,杨献宗开始学习创作歌词,为什么连续创作了6年格言和诗歌的他会转而创作歌词呢?杨献宗说,他从小就有一种军旅情怀,对军营十分向往,虽然自己没能走进军营,但很喜欢听军营的故事。
杨献宗有不少同学、朋友都当过兵,他们多在祖国的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服役,每年大家相聚,都会说一些军旅故事。“在一次聚会上,一个朋友说既然我能创作,何不把他们对军营的怀念写成歌曲,让大家传唱呢。”杨献宗说,朋友的这番话,让他决定学习创作歌词。
“但是创作歌词谈何容易?”杨献宗说,他之前创作格言和诗歌时,买了许多历史书籍,有空就钻研,可创作歌词就不一样了,还要符合一定的音律。
杨献宗的这一举动,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有的邻居说:“你一个老农民能写歌词?你能看歌词还差不多。”但杨献宗没有放弃,他一有空就翻看相关书籍、搞创作、练书法,他的行为渐渐感染了周围的人,有的也开始跟他一起舞文弄墨。
▲▲父子共同执笔歌词获大奖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献宗认识了作曲的魏铁信,并在他的引荐下认识了作词的柳江虹。“柳江虹老师给我提了一些建议,让我多阅读一些词刊,并给我系统讲解了作词需注意的细节。”杨献宗说,他在柳江虹的引荐下,加入了一些专业协会,多了许多学习机会。
认识了专业人士,杨献宗就不失时机地向他们学习创作技巧、创作情感,交流创作经验。掌握了基本技巧后,杨献宗根据自己在电视剧、电影中看到的军营故事,根据朋友们的讲述,与儿子一起写出了抒发朋友对军营怀念的《战友情》以及军人在退伍后走向不同岗位,仍在社会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做新时代士兵的《退伍之后还是兵》等关于退伍士兵的歌词。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八届河南省歌曲创作评选活动中,《战友情》和《退伍之后还是兵》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优秀奖。
如今,杨献宗已累计创作了10多首歌词,这些歌词都已被谱曲演唱。目前,他创作的以介绍洛阳市名胜古迹为主题的《洛阳名胜》和另一首歌词《全家福》已经定稿进入谱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