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泉古井 记者 赵朝军 摄 |
|
5岁丧母的玄奘,10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孤苦无依的他投靠二兄陈素,来到洛阳净土寺,并于13岁时被破格剃度,入了佛门。
童年的转折
玄奘天资聪颖,从小行事便与众不同,偃师陈河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关于他的故事,当地民俗专家陈淑真女士还把这些故事写进了《少年玄奘》一书里。
前段时间,一个飘雪的午后,我和陈淑真女士来到陈河,再谒玄奘故居。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玄奘长兄的第四十八代孙陈志伟。他打开院门,领我们进去。院里已落了一层如絮的白雪,更显得纤尘不染。举目四望,院子不大,但有修竹数丛、古井一眼、古树一株,显得十分静谧,静得让人直想屏住呼吸。
陈志伟带我们来到青石铺地的古井旁边,说这井名叫“慧泉”,由玄奘的祖父陈康开凿。别看古井不大,当年却是全村的主要饮水源。玄奘自幼天天喝古井水,因此聪慧过人。这么多年来,不论如何干旱,这井水从不干涸,总是甘甜宜人,被当地人称为“神水”。现在井上这座“慧泉亭”,是1992年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捐资修建的。靳先生几乎每年都来,每次都会带一些古井水回去……
我们放下长长的辘轳绳,汲上一小桶水,每人喝了一口,留下无尽的回味。只是千年过去,已不知是玄奘的聪慧给了古井“慧泉”之名,还是“慧泉”之水滋养了玄奘的聪慧。
据载,玄奘学习一向勤勉,从不虚掷光阴。其父陈惠是为人正直的饱学之士,辞官后隐居陈河,潜心研修儒学。他看到幼子如此聪敏好学,心中甚为欢喜,便倾注全部心力,对玄奘悉心栽培。玄奘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勤学不辍,博览群书,学问日益进步,小小年纪便有了超出常人的见识。
玄奘8岁时,一天,父亲给他讲《孝经》,讲到了“曾子避席”的故事,说:“一次,孔子给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当讲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时,曾子忽然站了起来,退到席外,垂下双手,毕恭毕敬地站着聆听教诲,以示对老师的尊重,这就是‘曾子避席’。你明白了吗?”
玄奘忙站起来整好衣襟,郑重地说:“儿听明白了!”父亲问他这是何意,他正色回答:“曾子听老师授课要‘避席’,父亲给我讲这些道理,我也应该站着听才是。”
陈惠教子有方,除了儒学,也让玄奘涉猎佛学。父子二人每日探讨学问,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可惜,玄奘10岁那年,父亲陈惠因病去世了,他的童年生活遇到了一个转折点。
初入净土寺
父亲去世后,小小年纪的玄奘孤苦无依,生活陷入困顿。当时,他的二兄陈素已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长捷。长捷一表人才,擅长讲经说法,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父母既已不在,他便将小玄奘带到了净土寺,让玄奘跟随自己学习佛法。
《旧唐书》记载:“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于东都净土道场。”长捷、玄奘兄弟先后在净土寺出家,可见净土寺是很有佛缘的。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净土寺究竟在什么地方?
有人在洛阳周边寻找,发现伊川有一处净土寺,巩义也有一处。但是,据洛阳地方史名家徐金星先生考证,这两处都不是玄奘出家之地,玄奘出家的净土寺,我们已经无缘看到,遗址当在今洛龙区李楼乡楼村附近。唐武则天时,这个净土寺曾改名为大云寺,后迁至今塔湾一带,再往后就没有记载了。清代学者徐松耗费40年(公元1809年~1848年)心血编著的《唐两京城坊考》中,对此有比较权威的记载:“大云寺,本后魏净土寺,原在洛阳东城毓财坊。”
徐金星先生说,伊川水牛沟的净土寺,在明代《直隶汝州全志·伊阳古迹》中有记载:“净土寺在城北五十三里鸾峪沟,唐贞观戊子建。”可见其始建时间晚于玄奘出家的时间。巩义的石窟寺在唐宋时称净土寺,而玄奘出家是在隋末,时间上也不相符。因此,说它们是玄奘出家的净土寺,在历史上是站不住脚的,当为后人附会之说。
在如今的人们看来,寺院的功能似乎比较单一,众僧的生活似乎也比较单调。其实,在隋唐时期,佛寺的功能很多,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相当于一个“社区”的精神、文化甚至娱乐中心,众僧的生活也是比较丰富而活跃的。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希望自己能够解脱人生的痛苦,获得永恒的快乐,也希望帮助别人解脱痛苦,获得快乐。
当时,长捷已是净土寺博学多才的佛学专家,他给人讲经说法时,常带着玄奘同去。玄奘天天耳濡目染,对佛教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开始在二兄的指点下学习佛教经典。11岁时,聪慧过人的他就能背诵《经摩经》、《法华经》了。与寺里其他僧人相比,他虽然没有正式出家,却更懂得持律自守。
据传,有一天,净土寺的众僧在诵经做功课,时间一长就走了神儿。大家见住持不在,就放下佛经,高谈阔论起来,吵闹之声不绝于耳。玄奘站起来喝道:“佛经上说,出家人要远离世俗,追求佛法。你们这样做,真是对人生极大的浪费!”众僧听了,觉得自己在修行上还不如一个孩子,十分羞愧。大家不再谈笑,又认真读起经来。
破格被剃度
当时的东都洛阳佛寺林立,佛教氛围非常浓厚,每个寺庙都有著名的法师开“讲座”,吸引了很多想出家的人。但是,出家也是有门槛的,必须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只有那些学问、品德、年龄等都符合要求的人,才能被录取,获得皇帝颁发的度牒,正式成为一名僧人。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信佛的隋炀帝要征讨高丽,下令在洛阳剃度27名僧人,主考官是大理寺卿郑善果。玄奘立志要出家,可当时他才13岁,远不到国家规定的20岁的出家年龄,没有考试资格,怎么办呢?
郑善果给了玄奘一个机会。这位大理寺卿本是佛教信徒,以“有知士之鉴”而闻名,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他看到一个仪表不俗的孩子在考场门口徘徊,很长时间不肯走,便叫过来问这是谁家的孩子,玄奘说自己是颍川陈氏之后。郑善果得知他是名门之后,就问他是不是想出家,玄奘说自己愿意出家为僧,但“习近业微,不蒙比预”。意思是说,自己学习佛法的时间很短,功力还很浅,没有资格参加考试。他没有说自己年龄不够,只说自己学习佛法时间短,这也是他的聪慧之处。
若是一般考官,一看年龄不够,问两句话,直接就让玄奘回去了。但是,郑善果觉得这个孩子无论相貌、举止还是谈吐,都有超出常人之处,就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为什么要出家?”玄奘回答了一句话,彻底为自己赢得了这个进入佛门的机会:“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意思是说,他要继承释迦牟尼的事业,把佛教发扬光大。
郑善果对玄奘刮目相看,决定破格剃度这个孩子。但是,其他官员提意见了,说全国范围内只选拔27名僧人,名额这么少,怎么能给一个孩子剃度呢?郑善果对他们解释:“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古代考和尚,有两种考法,一种是看被考者能默写多少纸佛经,另一种是看被考者能抄写多少卷佛经。这主要是看他们识字多少,记诵能力如何。郑善果这句话的意思是:文字记诵的功夫容易练成,但天生的风骨难得,如果剃度这个孩子,将来他必然会成为佛门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郑善果的知士之鉴、知人之明,绝非浪得虚名。
这个13岁的孩子被破格录取,在净土寺正式剃度出家了,法名就是玄奘。他在佛学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对很多佛经一听就懂。很快,玄奘在洛阳佛学圈里有了名声,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年少的僧人被郑善果破格剃度,那人在佛学上是个天才。
从13岁到18岁,玄奘都以正式僧人的身份,在洛阳净土寺研读佛教经典,或和二兄长捷法师一起,到白马寺等寺院听人说法。那段时间,他们没有离开过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