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对考生智力、知识、能力、心理的综合检测,也是对考生12年“寒窗苦读”的全面检阅,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能正确掌握备考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期高考直通车,我们请有着教毕业班20多年经验的市八中高级教师闫遂斌,谈谈考生在历史备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编者
1 把握高考历史命题的思路
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备考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考生要在历史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了解近几年河南卷高考历史命题的思路和现行教材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近年来河南卷历史高考命题特点有:
“脱”教材考:高考命题的形式是“脱离”教材的,它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新与运用来实现,不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如去年的高考试卷,大量引用了文献摘录、图表数据、历史故事、历史报刊、名人引言、著名演说辞、历史地图等不同样式的历史材料。
“拓”教材考:命题的思路是“拓展”教材的,它通过对教材的已有观点从全新的角度再认识来实现,从而追随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中对中学历史有影响的部分。
“托”教材考:命题的承载点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命题的答案是“依托”教材的,它通过针对问题把材料和教材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地用教材的语言表达来实现,在看了答案后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热点问题不回避,但并不直接考查热点,而是采取一种隐性的方式,通过设置一些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情景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 以课本和考纲为基础,切忌投机取巧
面对狂轰滥炸的广告宣传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料,千万不能抛开课本和考纲,投机取巧。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不但要落实到位,做到课本知识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还应设置新的历史情境去探究、感知,进而自主地得出结论。并注意各个考点在横向(历史的阶段特征)和纵向(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两个方面的联系。
在课本的复习中不能只满足于“是什么?”还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还有什么?”对历史史实要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评价(性质、影响)等方面去把握。对重点章节要强化记忆,准确把握,在创新情景中去理解。如必修一的2、4、8单元,必修三的1、2、5单元。
要让学生养成“滚动式”学习的习惯,即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进行必要的回顾,把历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理顺,构建历史概念体系,进而形成知识体系。同时进行横向比较、纵向联系。
3 梳理知识,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
新课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轮复习要以课标要求的三大模块(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文化发展历程)主干知识为主线,将现行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
第二轮复习是梳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把教材涉及的中外历史按历史发展的阶段进行梳理,抓住知识点,深化知识面,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4 精选练习题,注意总结做题方法和规律
所谓高考,说白了,不过是做题比赛而已。在有限的备考阶段中仅靠记忆和思考是不够的,通过做题训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阅读、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还能从与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接触和破解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体会考生“怎样答”。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针对性的正规训练,要解决时间控制、速度与精确性问题。
通过训练,要仔细分析自己做题的失误:是课本知识掌握不准确、审题有偏差,还是理解思路有问题。只有通过练习发现自己的漏洞,然后及时纠错,直接积累做题的经验和提高解题的技巧,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
针对高考试题表格材料、图片材料越来越多的趋势,要注意提高从多个角度训练分析表格、图片材料的技巧。历史高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有一定的技巧,善于把握高考各类题型的答题规律和技巧,是得高分的有效手段,这一点必须重视。
5 加强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甄别和提炼,
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和运用能力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题已经渗透到各个题型,而且所占分量在90%以上,是考生拉开差距的关键,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强化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培养自己对材料正确理解的思路和方法。加强对材料题做题方法的研究,总结规律。同时在每次考试前浏览自己曾经做过的材料题,加强对已做题型和材料的记忆,进一步理清做题的思路。
6 关注时政热点,特别是长效热点,挖掘热点与
教材的显性联系和隐性折射
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考查过程中多以隐性手法切入,考查热点方式给我们的感觉是“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我们多多挖掘时政热点与教材的显性联系和隐性折射,把历史知识体系与热点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能源问题、民主法制建设、区域发展、和谐问题(和平发展)、民族问题、全球化、大国关系等都是热点。
7 调节好自己的心理
这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准备,因为它决定着你能否将自己的水平在考场中淋漓尽致地发挥。高考就是一项心智活动,我认为考生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足够的准备:
要有自信心。信心源于扎实的功底和对自己的充分了解,源于对高考竞争环境和要求的了解,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和“心静如水”的平和心态。
认真审题,层层分析材料,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做到“难题不慌张,容易细思量”。题难难大家,对待每道题都要仔细分析,把握有效信息,逐一排除无效信息;看到容易题别高兴,要小心陷阱。
选择题要重视第一印象,别轻易修改答案。
考后不再想,认真准备下一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