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2版:洛阳·社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免费变收费,物业有缘由
李志学:19年写书18本
春季常见病咋预防 周四来听专家讲讲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2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年过古稀,酷爱文学——
李志学:19年写书18本
□见习记者 寇玺 实习生 吴静 文/图
  李志学在翻阅自己的手稿。    

  核心提示

  住在涧西区丽春西路的李志学,是位文学爱好者。今年71岁的他,将写作和出书当做自己的追求目标,从1993年开始,他坚持创作,到现在已经出版18本书了。

  爱好文学,出书成为他的梦想

  20日,记者见到李志学时,他用这样的语言形容自己:“看着是个土坷拉(音译),生平也普普通通,但却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进入李志学的家中,我们看到客厅茶几上摆满了报纸和书籍,书籍有精装有简装,有的纸页已经微微泛黄,书籍的内容包含了诗词、民间故事、景点介绍等。拿在手上翻看,我们发现其中不少书的作者都是“缑(gōu)旦”。“缑旦”便是李志学的笔名,因他生于偃师市缑氏镇。

  说起如何踏上文学这条路,出版了十几本书的李志学说,他只有初中文凭,凭着对写作的执著,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自幼在奶奶带领下学习诗文的李志学,17岁那年听说了一个故事: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上了战场,长期无法回家,而在战争结束归家后,却因为一些矛盾和妻子离了婚,美好的家庭就此破裂。怀着一颗善良的心,那时的李志学希望这个故事能有个圆满的结局。于是,他开始写自由体长诗,讲述这个故事,并最终为故事写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二人复婚。记者翻看着长诗的手稿,A4大小的纸,足有150多页。

  后来,17岁的李志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偃师高级中学,然而由于家庭贫困,高一还未读完的他只能辍学,到铁路系统工作,在宁夏负责东西线铁道的信号维护。然而,他并没有停止学习。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版成书。

  为了写作,他游遍“陇海线”

  怀着出书的愿望,李志学将自己的几部作品手稿邮寄给一些出版社,可是这些手稿都石沉大海。失败经历促使李志学开始思考,是否应该联系出版社和印刷厂自费出书?写什么内容的书才能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工作主要围绕陇海铁路沿线进行,李志学决定写一本介绍陇海线途经城市文化旅游景点的书。

  这个想法一出现,李志学便投身其中。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加班调休,他开始了历时两年的边游边写历程。

  西起甘肃兰州,东达江苏连云港,200余处景点,李志学一一前往。为了拍照、挖掘景点的民间传说,他有时要走十几公里路;冬天为了能一直喝到温水,他在棉衣里面缝上口袋装水壶以保温;由于一些城市的火车站快速列车不停靠,他只能在夜间赶到车站乘普快列车……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底,李志学第一本自费印刷的书——《陇海沿途说》出版了。此后,他便开始不断地写作,退休后更是有充足的时间创作——每年都会出版一本书。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也受邀帮助一些景点编写民间故事。

  纵然忙,也未丢弃写作爱好

  李志学退休后平静的生活在2005年出现了变故。由于老伴患了偏瘫,丧失生活能力,李志学必须照顾老伴的日常生活,自己能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也无法经常出门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了。

  即使这样,李志学也始终没有放弃对写作的爱好。这几年,他在照顾老伴的同时,不断阅读书籍、报纸,并随时记录脑中出现的零碎语言,然后每天4时起床进行2个小时的整理和写作。

  据了解,李志学的第19本书已在印刷中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