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奘离京西行。 记者 赵朝军 翻拍 |
|
玄奘年纪轻轻已经誉满京师,但对佛学,他心中仍有许多疑惑和期待。28岁那年秋天,他决定冒死离京,到印度求取真经。
遭遇困惑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奘27岁。他本就资质出众,又饱读经书,遍访名师,佛法修养已令长安高僧刮目相看,大家都认为他肩负着光大佛学的重任。当朝宰相萧瑀也看中了玄奘的才华,想请他做长安藏严寺的住持。这对一名年轻僧人来说,真是莫大的荣誉。
但是,玄奘拒绝了。他不想停下求学的脚步,在他心中,一直藏着“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远大志向。随着对佛学研究的深入,他的困惑越来越多,当时已无人能帮他解惑,他需要另想办法。
我们知道,作为外来的宗教,佛教想在中国传播,译经必然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人们对佛经的翻译和理解,关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然而,正是这个译经的环节,造成了佛教教义理解上的分歧,进而产生了宗派纷争。
印度佛教原有南北之分、小乘和大乘之分,大乘中又有空宗、有宗之争,传入中国后,又形成了多种派别。两晋以后,中国南北佛教的区分十分明显,如北方佛教多带宗教色彩,南方佛教多含哲学趣味;北方人信仰坚定,南方人理解深刻;北方重修身,盛行禅法,倾向于苦行;南方重理论,推行“般若”之学,偏向于思辩。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极盛,南北佛学也开始结合,各种佛教著作蔚为大观,民间佛经比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多几十倍,藏经之所遍布天下。但是,著述愈多,宗派愈多,带来的矛盾也愈多。
当时,各地寺院的高僧都是以在某一部经书上的非凡造诣而闻名。玄奘在求学过程中遍访名师,广泛涉猎各种经论,常发现对同样的佛教理论,在不同地区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由于梵文翻译的问题,有些经文也早已不是本来面目。他对佛学的研究越深,越感到无所适从,总觉得有不同的理论在头脑里“打架”,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彷徨。渐渐地,他起了一个念头:只有自己到佛教的发祥地去,看到原始的经文,才能解除心中的困惑,并把佛教在中国真正发扬光大。
玄奘产生西行求法的念头并非突发奇想。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梵文是当时印度的官方语言,也是佛经的通用语言,自从传入中国,就一直存在翻译方面的问题。到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已达“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的程度。也就是说,先贤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到唐代更成了疑难,人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其实,即使现在,译经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正文也就5000余字,但谁又能真正把它讲清楚呢?
年轻的玄奘开始下工夫学习梵文,他将目光越过长安,投向了遥远的印度。
求法榜样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每次读唐代僧人义净的诗句,我都仿佛能看到那些高僧西行路上义无反顾的身影。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具体何时传入中国已很难确定。最初佛教在中国流传,完全是依赖西域各国来华僧人的力量。后来,中国僧人为了寻求梵本,探访名师,瞻仰圣迹,发起了从三国末期到唐代中叶(公元3世纪到公元8世纪)的西行求法运动。有学者统计,在这长达500年的时间里,共有170名僧人西行求法,他们中只有40多人平安归来,大多数牺牲在跋涉的路上。
公元260年,中国第一个正式出家的僧人——颍川人朱士行成了第一个西去求法者。当时他读《道行经》,觉得译文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便不顾安危,西出阳关,寻求正本。在于阗,他得到梵文正本九十章,派弟子送回,后译成《放光般若经》二十卷。80岁时,朱士行死在于阗,未能到达印度。
在有名可考者中,东晋的法显是第一个抵达印度的僧人。法显3岁出家,20岁受大戒,佛学修养非常深厚,梵文基础也很好。他在读经过程中,发现经文中的错误太多,便发誓寻求真本。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春天,法显与慧景、道整等人一起出发了。他们过敦煌、出阳关、渡沙河,一路艰险,自不必说。同行诸人中,有的中途折回,有的分道而行,有的遇难而死,只有法显目标坚定,矢志不移。
东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法显历尽坎坷,终于到达印度,在那里住了8年。作为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法显周游印度时,常孤身闯入险地,有一次几乎葬身狮口;经海路回国时,因天气恶劣,他不得不在一年内换了三次船,随波逐流,还差点儿被同船人杀害……
归国后,法显翻译佛经,还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佛国记》(又名《法显传》)一书。他这种舍身求法的精神和勇气古今罕见,为包括玄奘在内的后来求法者树立了榜样。
玄奘所处的时代,人们求真求知,西行求法运动掀起了高潮。法显等前辈的榜样、当代赋予的责任,都在时时激励着他。他曾感叹:“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当然,玄奘也知道,西行之路充满艰险,想求取真经,甚至有可能赔上自己的性命。对风华正茂的他来说,这代价不可谓不大。
但是,随后一个印度高僧的讲学,使玄奘更加坚定了西行的信念。
冒死离京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冬天,一个中印度(印度有东、南、西、北、中五部分)的高僧通过海路来到长安,从事讲学活动,他的名字叫波颇密多罗。这个高僧很不简单,是印度佛教权威、那烂陀寺住持戒贤法师的学生,能记诵许多大小乘经典,有很高的佛学造诣。
玄奘一向好学,来自印度的高僧讲经,他是肯定要去听的。这一听不要紧,他深深感受到了印度佛教圣地的魅力,觉得眼界也开阔了许多。不过,波颇密多罗告诉玄奘,自己的学问并不是最好的,印度有一座最宏大、最壮丽的佛教寺院,也是印度最高的佛教学府,名叫那烂陀寺;寺里有位全印度人人景仰的佛教权威,名叫戒贤法师。他鼓励玄奘到印度留学,说戒贤法师可以解答玄奘的所有疑问。
听了这位高僧的介绍,玄奘对印度更加向往,渴望自己能早日到达那烂陀寺,拜访戒贤法师,解除心中的所有困惑,同时求得真经,归国弘扬佛法。
很多人看了后来的小说及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认为玄奘西行取经是受唐太宗委派。临行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玄奘,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其实这都是虚构的情节,真实的情况是,当时玄奘西行,最大的障碍来自朝廷。
原来,当时唐王朝基业未稳,四夷未靖,正在积蓄力量,欲与虎视眈眈的突厥人进行最后的决战。在决战之前,朝廷下令封锁边境,严禁人们出关。现在看来,这应该是出于国防安全上的考虑,怕出关者泄露国家的安全信息。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结侣陈表”,意思是他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上表要求西行取经。结果,“有诏不许”,朝廷没有批准,把这事压了下来。
大家一等再等,玄奘再三上表,朝廷始终不肯松口。要知道,西行求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得不到官方的许可,拿不到“过所”(所谓的通关文牒,也就是现在的护照,古称“过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均有实物出土),私自出境等于偷渡,是要被治重罪的。玄奘召集起来的那些人,最初都是满腔热血,要同去印度求法,但等的时间久了,又怕私自西行会犯下杀头之罪,慢慢都打了退堂鼓。只有玄奘不屈不挠,依然做着各种准备,等待着西行的时机。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秋天,机会终于来了。当年8月,长安周围遭了大面积的霜、雹灾害,庄稼歉收,老百姓眼看要饿肚子。如果大量饥民出现,就会影响政权稳定,唐太宗怕老百姓铤而走险,急忙下了一道命令,让首都百姓“随丰四出”。也就是说,缺粮的人可以逃荒,离开京城,随意到粮食丰收的地方要饭吃。
对长安百姓来说,这次自然灾害是苦难的经历,但对玄奘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他顾不得许多,带上早已整好的行装,混在外出逃荒的人群中,离开长安,孤身踏上了西行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