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2版:牡丹城里雷锋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雷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3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雷锋”
  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那些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做好事的“雷锋”,你们还好吗?记者选择了4位曾被媒体关注或被有关部门表彰过的“雷锋”进行回访,为读者展示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的生命力。

  胡发生:

  仍在靠捡废品助学

  □见习记者 蒋颖颖 通讯员 王利强 文/图

  “雷锋”档案

  人物:胡发生(图①)

  年龄:84岁

  事迹:靠捡废品捐助贫困儿童17年

  他是一个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17年来,他拄着拐杖,靠捡废品挣来的钱,给学生们送去作业本、圆珠笔等学习用品,给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中秋月饼等。(详见本报2009年11月27日09版《“怪老头”拾垃圾助学童慰孤老》)

  2009年,胡发生被全国网友推选为“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之一。

  昨日上午,记者早早赶到伊川县鸦岭乡鸦岭村,在一个堆满了废品的农家小院里,见到了已84岁的胡发生老人。他坐在一堆废品旁,正在为废品分类。

  记者看到,老人将刚捡回的废品倒在地上,将不同的废品装在不同的袋子里。

  胡发生还和以前一样,除了下雨天,依然是每天早饭后出门,拄着拐杖,拿着铁钩,在外面捡废品。一天下来,他大概能捡回3元~5元的废品。靠卖废品换来的钱,他每年到鸦岭一中和鸦岭小学为孩子们送去新笔记本和圆珠笔,仍然在每年中秋节为敬老院的70位老人每人送去1斤月饼。

  自身残疾却在帮助更多的人,2009年以来,胡发生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被他感动。

  2010年9月,胡发生被鸦岭乡第一初级中学聘为校外辅导员;2011年9月,他被伊川县县委组织部、文明委办公室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今年2月,他被评为“网动伊川”优秀人物。

  虽然胡发生不知道怎么上网,但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以前,对胡发生吃穿不愁却去捡废品的行为不理解的人也渐渐改变了看法,胡发生还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上次,有3个学生抬了一袋废品送到我家,我专门记下了这几个孩子的名字。”胡发生说,看到自己的行为可以感染其他人,他很自豪。

  现在,另一位老人也加入胡发生的队伍中,他就是同村70岁的老人张红西。每个月,张红西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拿出200多元,和胡发生一起,为孩子们购买笔记本和圆珠笔。

  今年2月,在伊川县举办的“网动伊川”人物评比中,胡发生得到了2000元奖金。回家后,他将钱交给女儿。“给我先存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等哪天国家需要这笔钱了,咱再把它捐出去!”胡发生说。

  李红钦、刘建峰:添了新设备,打算一直为大家放电影

  □记者 邓超 文/图

  “雷锋”档案

  人物:李红钦、刘建峰(图②)

  年龄:60岁、67岁

  事迹:3年多来,自费为群众放映公益电影近500场

  在宜阳县城文化广场上,从2009年4月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场露天电影上映。在这里,看电影不要钱,影片还时常更新。但与一般影院不同的是,这里只放映弘扬传统美德、推行德行教育的“红色电影”。为这个特殊影院奔波付出的是两位老人,他们叫李红钦、刘建峰(详见洛阳日报2009年10月28日5版《退休职工老李的“红色影院” 》和2010年11月10日3版《两年放映公益电影300多场》) 。两位老人一直坚持自费放电影,去年他们获得了第二届“洛阳市道德模范”称号。

  李红钦、刘建峰退休前是原洛宜煤矿的职工,两人不但是同事,还是老邻居。

  昨日,看天气不错,这老哥俩一大早就开始在院子里忙活了。“天该暖和了,露天电影也该重新放映了,我们得提前把这些音响、凳子收拾干净……”李红钦一边用抹布擦着音响上的灰尘一边说。

  这些放电影的设备和供观众坐的百余个凳子,都是2008年年底两人掏钱置办的,一共花了1.4万元。其实,两人当时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五六百元钱,为建这个露天影院,两人花了好几年积蓄。

  由于使用频率高,当初置办的这些东西现在已显得陈旧,特别是那个二手的投影仪,经常出故障。去年11月底,因天冷暂停放映后,李红钦、刘建峰凑了几千元钱,买了台新的投影仪和几十个新凳子。

  “等暖和了,我们的影院要‘重新开张’。今年,我们准备了上千部片子,除了在广场上固定放映外,还要去矿上、学校放映,让更多人看到‘红色电影’。”刘建峰说。

  两位老人说,他们免费放电影这几年,碰到不少好心人。现在,电影散场后,经常有观众主动留下来帮忙收幕布、搬凳子;机器出了故障,有热心人及时修理;就连让两人一直伤脑筋的用电问题,也被附近一个加油站老板解决了——加油站免费给影院供电。

  李红钦说,如今,经常来露天影院帮忙的人有八九个,全是义务的。

  “我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是一种传统美德,任何时期都需要它。”两位老人说,如果可以,他俩愿一辈子为群众放“红色电影”。

  潘先锋:盖了几间房,安置了几个新收留的人

  □见习记者 杨凤轩 文/图

  “雷锋”档案

  人物:潘先锋(图③)

  年龄:53岁

  事迹:10多年收留、照顾23名孤儿、孤老

  潘先锋今年53岁,是嵩县一名病退干部。从1997年至今,潘先锋先后义务收留、照顾了23名孤儿、孤老(详见本报2009年12月8日08版《看着他们受熬煎,咱不管心里过不去》)。为挣钱养活这些孤儿、孤老,潘先锋曾帮人掏化粪池、修剪花草、搬砖……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干。

  潘先锋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他曾获得第二届“感动嵩县”十大爱心人物称号。

  近日,我们见到潘先锋时,他穿着黑色夹克,精神很好。我们问起他最早收留的付桂荣老人近况如何,潘先锋带我们来到了老人的屋里。

  屋里没有异味,两张木床摆在屋子两端,付桂荣老人盖着被子躺在床上睡得正香。

  “付桂荣年龄大了,平时屋里有两个女娃子陪着她,不过,今天她们上学去了。”走出屋子后,潘先锋说,孩子们小的时候他要操心些,现在,他收留的孤儿们渐渐长大了,放学后还能主动照顾一下老人。现在,孩子和老人们都相互照顾,他省了不少心。

  这些年潘先锋先后为6位孤老送了终,受他帮助的孤儿中,有的考上了大学,还有的成年后找到了工作,离开了这里。

  现在,潘先锋照顾的仍有9人,3位老人和6个孩子,孩子们都在上学。“孩子们上学才有出路,咱得替他们的将来考虑。”潘先锋说。

  这些年,潘先锋自己动手盖了几间房子,安置了几个新收留的人,他还在院子里养了鸡鸭,攒鸡蛋为老人、孩子补充营养。

  潘先锋说,从前有不少人说他多管闲事儿,家人也常常不理解。现在,家人渐渐理解了自己,周围说自己“管闲事”的人少了,还有人会时不时给孩子和老人送些玩具和粮油过来。

  这些年,政府、民间组织都给了潘先锋不少荣誉,潘先锋说,自己对这些荣誉不太在意,因为自己凭着良心在做事。只是,这些荣誉代表了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肯定,自己的行为能够获得认可,就可以鼓励更多人去奉献爱心。

  “雷锋是好人,他办了很多好事,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都需要这样的人!”潘先锋说。

  万建光:打算换辆车,义务接送更多的学生

  □记者 王振华 通讯员 程俊杰 文/图

  “雷锋”档案

  人物:万建光(图④)

  年龄:39岁

  事迹:义务接送山区孩子上下学7年多

  汝阳汽车站长途客车驾驶员万建光,每天义务接送学生上下学,给孩子们“免单”的总额达6万余元(详见洛阳日报2011年3月22日02版《万建光:用爱温暖山里娃》) 。用爱温暖山里娃的万建光,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

  2日14时许,记者见到了万建光。

  “和前两年媒体报道时相比,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就是车越来越旧了,我打算过几个月买一辆新车,大一些的,能拉更多学生。”万建光说,这些年来,每天接送学生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有几次从汝阳县城回王坪乡,车上的乘客比较多,他没办法让学生上车——这成了他想换辆大车的主要原因。

  虽然万建光是个非常低调的人,但他这些年默默接送学生上下学的事还是在车站传开了。

  “不收钱,拉那些孩子图啥?”“买车时贷的款还没还完呢,逞什么能?”刚知道他免费接送学生时,身边不少人都不理解。但万建光听后一笑置之,该接还接,该送照样送。

  几年来,万建光用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的人,站上没人再说闲话,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在跑王坪乡至汝阳县城的客运线上,也有两辆车在义务接送孩子。其中一位驾驶员李武斌说:“六七岁的娃子每天走3公里远的路去学校,碰上雨雪天气路就更难走了。建光能做到的,俺们也能做到。”

  汝阳汽车站办公室副主任孟旭阳说:“站上有100余名驾驶员,万建光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驾驶员和文明经营户,这是不多见的。万建光身上的雷锋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