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2版:牡丹城里雷锋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人人都是志愿者 个个都是活雷锋
“雷”打不动四十载
“锋”火相传几代人
巾帼志愿者走进社区学雷锋
洛阳书画家向患病画家伸出援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3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锋”格依旧
在洛阳一中,一个由高中生组成的“学雷锋小组”一直在延续
“雷”打不动四十载
“锋”火相传几代人
□记者 孟国庆
  核心提示

  常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然而,洛阳一中一个由高中生组成的“学雷锋小组”却延续了整整41年,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从当年的“50后”传到“60后”、“70后”,一直传到如今的“90后”,并且还将继续传承下去。

  “50后”学雷锋:只是想做一点好事

  洛阳一中“学雷锋小组”的历史追溯到1971年。那一年,该校高一年级学生袁星茹、张荣芝、李彩霞等几名同学,在王俊文老师的支持下,自愿组成了“学雷锋小组”。

  说起当年组建“学雷锋小组”的初衷,现在已近六旬的袁星茹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想做一点好事而已。”

  袁星茹说,当时洛阳一中的校址在老城区,1971年她上学时,发现学校周围的军烈属和老人比较多,需要人照顾。袁星茹就和几个同学商量着成立“学雷锋小组”,初衷只是为了帮附近的军属沈大娘和孤寡老人李奶奶做点儿事。小组成立后,她们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人挑水、买煤、购粮、洗衣、扫地。

  1974年,“学雷锋小组”第一批成员毕业了,但小组并没有解散。新入学的宋改新、曹冠英等4名女同学接上了班。她们做了3年好事,毕业前又把学雷锋的接力棒传给了新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就这样,洛阳一中“学雷锋小组”始终活跃在学校附近军烈属、孤寡老人以及离退休老教师的家中,至今已经是第十五届了。

  “60后”“70后”学雷锋:是“非常普遍”的事

  与历届“学雷锋小组”成员相比,1968年出生、第四届“学雷锋小组”成员杨艺新自称是最幸运的:1979年,“学雷锋小组”受到共青团河南省委的表彰;1982年,“学雷锋小组”被评为“洛阳市学雷锋先进集体”。杨艺新代表“学雷锋小组”全体成员,赴北京参加了“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暨先进集体代表大会”。

  那一年,杨艺新只有14岁。杨艺新说,对“60后”和“70后”来说,学雷锋是“非常普遍”的事,因为全国上下都有着浓厚的学雷锋氛围。“身边有很多像我们这样自发组成的做好事的小组,做一些简单的好事,学雷锋、做好事非常普遍。”

  回忆起当年被照顾的老人,杨艺新动情地说:“当时学雷锋,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和老人的情感交流很真诚、很朴实,后来就像亲人一样。现在想起那位老人,心里还是暖暖的——虽然老人已经不在了。”

  “80后”“90后”学雷锋:是“简单快乐”的事

  41年来,“学雷锋小组”一直坚持做好事。小组的成员都是高中学生,能力有限,她们为老人所做的,不外乎过年过节去看望老人,帮老人打扫打扫卫生,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等,却给老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温暖。

  第十五届“学雷锋小组”成员、今年16岁的杨怡宁说:“我们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事儿,老人们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每次到老人家里,他们就拉住我们的手不松开,舍不得我们走。”

  杨怡宁说,身为“90后”,她并不希望被贴上“自我中心、冷漠”的标签。“我们这一届‘学雷锋小组’成员有20多人,每次有活动都是争着去。对‘80后’、‘90后’来说,学雷锋是一件简单快乐的事儿。”

  “看到被照顾的老人那么寂寞,我们就觉得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对爷爷奶奶好一点儿。”杨怡宁说。

  “学雷锋永远不过时,我们会一直坚持!”该校团委书记刘岩在接受采访时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