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新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价格相适应。这一立法行为引起了对商品包装问题的关注和热议。
包装是指对某一品牌商品设计并制作容器或包扎物的一系列活动。它具有保护商品、便于储运、促进销售、增加盈利多方面作用。
在历史上我们曾经很长时间缺乏美学观念、效益观念,忽略包装的作用,奉行“俏姑娘、粗布装”的朴素观念,麻袋装人参、大木箱装名瓷。对包装的忽视造成了很多破损和浪费,使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出现了一等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严重扭曲的性价比,使国家和企业蒙受很大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开始重视营销策略,包装策略。但是,少数企业在包装上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包装过剩。包装占产品价值比例大幅度增加,如天价月饼、天价粽子甚至于天价咸菜,从食品、茶叶、保健品、化妆品到电子产品、药品、礼品、玩具等,过度包装现象比比皆是。
包装过剩有三种情况——
产品包装的强度设计过高而产生包装过剩。产品包装的体积过大而产生包装过剩。例如只有几十克的茶叶,用木盒子、黄绸、铁皮罐等大体积多层次包装。产品包装材料选择不当而产至包装过剩。
过度包装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首先,造成资源浪费。有人算了一笔账:我国每年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而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168万棵碗口粗的树。
其次,消费者加大了货币成本和精神成本。生产者超量超质使用包装物,消费者花了不该花的钱。消费者受到欺骗,造成精神创伤。
再次,造成大量生活垃圾。全国每年的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已占到30%,成为困扰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污染源。
包装过剩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营销观念存在问题、消费者的纵容、法规不到位多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简易包装的商品附加值不如过度包装的商品,生产厂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断推出奢华包装,导致产品包装难以“瘦身”。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好面子,追求精美包装、高价的商品,也使得过度包装屡见不鲜。
(作者系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