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人员在现场测绘。 |
|
考古人员在现场做收尾工作。 |
|
印有“官”字的砖瓦残片 |
|
其中一个烧窑窑门和部分破损的窑顶 | |
□记者
李燕锋/文 张晓理/图
日前,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在瀍河新街与环城北路交叉口西北角发现一处大型的宋代官营烧窑遗址(简称“官营窑址”),包含各种形制烧窑12座。与以往相比,这处窑址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保存状况良好,多数烧窑结构完整,部分顶部尚存,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考古人员在南部一窑操作坑内发现了印有“官”字的砖瓦残片,由此推断这应当是宋代的一处官营窑址作坊。
【感受】
参观烧窑好似钻山洞
这是一处被推断为宋代官营窑址的遗址。根据现场发掘情况,考古人员推断这处遗址内的烧窑时间从北宋早期持续到北宋晚期。这些窑规模各异,大的有四五平方米,小的有两三平方米。
当我们赶到遗址现场,看到近700平方米的发掘工地上分布着12座烧窑的场面时,很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曾有的热火朝天的场面:
一个个烧窑就像挖在山间的洞穴一样,窑门前是操作台,也就是用来放置做好的砖、瓦坯子和其他烧制用具的;沿低矮、窄小的窑门进入,不弓身是不行的,因为稍不留神,就会蹭到门壁上的土渣;进入窑内,眼前铺设平整的是窑床,也就是烧制砖瓦的地方,窑床前端近窑门处有火膛;窑的顶部呈砖券平顶形,个别顶部保存良好;窑壁呈现出因长期高温而导致的青灰色,摸起来坚硬异常;正对窑门的窑壁上修有排烟的烟洞和烟道;窑顶有洞,是排烟的烟囱。
【推断一】
“官”字砖瓦残片出土
或为北宋官营窑址
考古人员在其中一座烧窑内发现了几块带“官”字铭文的砖瓦残片。考古人员薛芳说,这片遗址区整体走向北高南低,从烧窑的形制及出土物看,应当属于宋代,南边较早一些,北边则稍微晚一些。而带“官”字铭文的砖瓦片出现在南部的一个烧窑内,应当属于北宋早期。
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其中一块残片:残片呈不大规则的梯形,厚约4~5厘米,发现时已被泥土覆盖,底部隐约刻有文字。当工作人员用水冲洗,用刷子小心清理后,残片下部清晰显现出1000多年前戳印的“官”字。
正是有了这个“官”字,这个烧窑的价值便立刻凸显出来。薛芳说,砖瓦上戳印文字在我国的建筑发展史上并不常见,这类建筑材料一般只为皇室或官方建筑提供。有的是刻着“官”字表示是官府所用,有的是刻着制作这些砖瓦的烧窑场的名字,有的还刻着烧砖人的名字。
“残片上印着‘官’字,就说明这应当是当时的一处官营窑址。”薛芳说。
【推断二】
官营窑址或为宋代洛阳城
的修缮提供建筑材料
那么,这些窑内烧制的砖瓦会用在哪里呢?这里位于隋唐洛阳城(北宋时期也在使用)的北部里坊区内,烧制的砖瓦会不会就是给建造、修缮宋代洛阳城提供建筑材料呢?
薛芳认同了这样的推断。她解释说,北宋实行两京制,西京洛阳和东京开封为当时两大都会。根据资料记载,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十月,宋西京城开始建设。北宋西京洛阳,人口多时在20万左右,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就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根据以往的考古发掘资料推断,瀍河两岸正是唐宋时期的烧窑区。这处遗址恰好位于此区域内,且存在时间很长,遗址内除了印有“官”字的残片外,还发现有刻着其他文字的砖瓦残片,还有一些莲花纹、米字纹砖和莲花纹、菊花纹瓦当等。因此,可以判断这里应当是为当时洛阳城烧制建筑材料而建的官营窑址。
薛芳说,这一遗址的发现,丰富了隋唐洛阳城遗址区内烧窑的资料,同时为研究宋代洛阳城的建造、修缮及建筑材料来源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实物依据。
相关链接
1983年秋至1984年夏,市文物部门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宋代砖瓦窑厂遗址。窑址位于纱厂路中段,隋唐洛阳城宫城正西约2公里处。该窑址始建年代不会早于北宋,废弃时间应该在北宋晚期,是北宋时期专为宫城烧制各种建筑材料的官营窑场。
1992年12月至1993年3月,市文物部门为配合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东关分厂3号家属楼的基建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开2个探方,面积150平方米,发现6座唐代窑址。窑址位于洛阳市中州东路以北的瀍河东岸,处在隋唐东都洛阳外郭城东北部。
1998年2月,市文物部门在市委家属院旁发现了一座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烧窑遗址。这座烧窑建造在当时的隋唐城的皇城西墙内,根据其所处位置及出土文物,专家认为该窑应视为唐代早期所建,其烧造的建筑材料应视为专门为唐宫廷建筑服务的。
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市文物部门在配合基建过程中清理了一处宋代砖瓦窑遗址。该窑址位于洛阳市人民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西南角,东距瀍河600米。根据其烧窑形制及窑址出土遗物判断,这一窑址始建于北宋早期,废弃时间在北宋晚期。是北宋时期以烧瓦为主的官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