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河铁犀 |
|
铸造青铜器是神秘庄严的事情,工艺流程全部保密。因为青铜器物多属礼器,祭祀或大典时所用,不可有亵玩心理,同时由于贵族间争相攀比,用料、工艺都有了高下之分,于是保密成为必然。
洛阳钟鼎古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家琪说,偃师二里头文化属于青铜器时代文化,其出土的青铜器特点是:爵,都用合范法铸造,器胎很薄,有扳,有流,有细小的双柱,扳上有镂孔,底周有覆盂形突缘,便于加温时吸热;角,底周有同样的突缘,流作管状,上面有突起的扉棱——制作如此复杂的器物,即使今天运用科技手段,也很难一次成功,这说明早在夏代,洛阳就能出品高端青铜器。古有“铜产徐州,工在洛阳”之说,徐州出好铜料,洛阳有好工艺,两地配合,才能铸造精良青铜器。
人类最早使用石器,后来发现了铜(天然单质铜),这种铜制成的器物太软,容器会瘪,刀具易钝口,天然单质铜尤其不易熔炼。于是,人们摸索取得金属铜的路径,经无数次试验,终于发现将锡掺到铜中冶炼,不仅能降低天然铜熔化的温度,还可得到一种比纯铜坚硬数倍的青灰色合金。
这种合金便是青铜,所制器物便是青铜器。青铜硬度大、铸造性能好、耐腐蚀,适于制作工具、武器、日用器等。青铜的使用开启了青铜时代文明。
商周时期所谓青铜器铸造采用合范法,即后世称为陶范法的铸造工艺。用陶范法铸造的青铜器会留下工艺痕迹,与后来用失蜡法制造的青铜器有明显不同。
青铜器铸造工序,在古代实属秘密,在今天不算秘密,其传统制作工序早有公开资料:第一,铸造青铜器,首先要制“模”。若铸器形简单又是实心的铜器,可用实物当“模”;若铸器形复杂的青铜器,也要先制“模”,即用陶土塑出一件青铜器的器形(泥模、初胎),其制坯、刻花过程与做陶器相同。第二,制范座,即用陶泥堆出一个小平台,叫“范座”。第三是翻范,将“模”放于其上,在“模”外直接敷上陶泥压实,这敷上的陶泥就是“外范”。待陶泥半干时,为便于取下(即“脱模”),要将外范切成几块(切痕须整齐),然后将相邻的两块泥范做几个三角形的榫卯以便连接,再将外范取下阴干后用微火烘烤,这个过程叫“制外范”。
制内范的时候,要先将制外范用过的“泥模”趁湿刮去一薄层。这刮下去的厚度,恰是所铸铜器的厚度,刮去一层的泥模就是“内范”。
接下来是合范,将内范倒置于底范座上,再将几块外范置于内范周围,外范块与外范块用榫卯接实。在合范时为了调整内、外范的位置,要在内、外范之间垫上铜片(垫片)。垫片摆放时要避开有纹饰和铭文的部位,故垫片多放在器物的底部和下腹部。
合范后,要在上面制作封闭的范盖,范盖上做浇注孔和排气孔,以便浇注铜液和排出空气,防止阻塞铜液。接下来是浇注,将熔化的青铜液从浇注孔灌入。最后是成形,青铜液冷却凝固后,将外范打碎,掏出内范,将所铸铜器取出,打磨修整后即是成品。
李家琪先生说,在当代,青铜器铸造工序虽不是秘密了,但各家摸索出来的铸造技艺却属严格的商业机密。因为现代仿古青铜器制作多采用失蜡法浇注,工艺要求更高, 多达120道步骤,任何一道工序不达标,都会给后道工序带来麻烦。譬如最后的清壳、打磨及做旧,也都非常讲究,必须耐住性子完成。
其中的“做旧”,是重要的工序。因为出土的青铜器,已经历几千年的化学反应,表面出现一层青绿色的锈,而今要在短时间内产生绿锈,这就非常困难。而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高仿品,仅锈色一道关就需长达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冶铸时,各种金属比例及当地自然环境会造成不同的水锈,黑漆古、绿漆古、红锈等,欲达逼真效果,就需多次处理,以体现仿古青铜器的价值。
青铜器不比一般的铜材铸件,它包含着历史信息和古代文化背景——开封东北2公里有铁牛村,黄河水患频仍。明正统年间,河南巡抚于谦铸“镇河铁犀”,高2.04米,独角朝天,坐南向北,面河而卧,以镇水患。此物乃古人防洪之见证,包含大量历史信息。早在10年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就与我市联系,让洛阳钟鼎古代艺术研究所仿制一批“镇河铁犀”工艺品。李家琪认为要仿制此物,必须到实地考察,才能挖出底蕴。
果然到了那里一问,才知当年铸铁犀并非官府出资,全为于谦个人所捐,这很让人感动。铁犀面对黄河、双目圆睁、前腿弯曲、后腿斜蹬,呈现出与河妖搏斗的雄姿,很有气势。同时还了解到,日寇侵华期间,欲搬此物运往日本,但两次装车都装不上去,装上后汽车又发动不着,官兵都头痛欲裂,只好又卸了下来。百姓还说每遇雨季,就见河犀在岸上巡逻。这虽是传说,却把铁犀的精气神提炼出来了,依此仿制出来的“镇河铁犀”,充满精气神,富于生命力。
由此看来,复活历史信息,熔铸文化精神,才是制作青铜器的最大秘密!
(洛阳青铜器文化系列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