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凤玲 实习生 杨国昌
核心提示
本报3月16日A18版刊发《这帮老人“不安分”,要自办养老院》一文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都说,这群“不安分”的老人,让他们敬佩不已。另外,每天都有不少人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咨询有关情况,想投资的人也不少。
▲▲▲报道见报后,芦晓萍的电话“热”得烫手
“这几天,每天都会有四五十人打电话咨询,16日那天,我的电话都被大家打得没电了。”面对记者的回访,芦晓萍的眼眶再次红了起来。
“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奔波,付出了太多心血,也有太多委屈。你们的这篇报道让我们心里的委屈烟消云散,终于有人替我们说出了心里话!感谢《洛阳晚报》。”芦晓萍真诚地说。
“咨询敬老院建设的人越多,我们越高兴,心里的压力也越大。我连着好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反复琢磨这件事,心想得尽快找个合适的地方先把养老院办起来,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去再说。”王永明说,这几天,他和几个理事跑了多个地方落实养老院的选址问题。
王永明介绍,来电咨询的人,有的想加入洛阳市和谐养老协会,为养老院建设出资出力;有的期待养老院早日办起来,自己好早点住进去。
▲▲▲龙门石窟附近的一个生态园,目前是最佳选择
家住涧西区长安路的余女士今年85岁,她的老伴93岁。老两口住在我市一家养老院中,每月都会把6000元退休金交到养老院,但他们过得并不舒坦。看到报纸后,余女士第一时间给芦晓萍打了电话,要求见芦晓萍和王永明,感谢他们对老年人养老事业的关心。
一对退休教师直接来到金泽老年公寓,看完公寓后他们很激动,说将来养老院建起来后,他们要第一时间住进去。
还有一些年轻人对芦晓萍等为养老事业的付出表示赞赏,要求加入养老协会当义工,照顾这些老年人。
更让人欣慰的是,一些企业愿意投资,帮助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洛龙区一幼儿园的开办者承诺,等养老院选址敲定后,愿为养老院投资2000万元;一家生态园的负责人表态,可把生态园里已有的70多套房子给芦晓萍办养老院用,这些房子经过装修、改造,可容纳近200人。
由于生态园提供的70多套房子离龙门石窟景区比较近,环境优美,适合老人养老,目前,芦晓萍正在和这位负责人商谈具体合作事宜。
“虽然现在我们很急,但不会病急乱投医。”芦晓萍说,有个房地产商想和他们合作,愿把房子低价卖给他们办养老院。芦晓萍考察后,觉得对方提供的房屋较分散,结构也不适宜老年人居住,最后,她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20日,记者来到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办公室,采访其负责人张永生,他对芦晓萍等人的做法表示了肯定。
张永生介绍,2010年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90万,占总人口的13%;8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9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0%。据预测,2015年,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到101万,占人口总数的14%;8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13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养老服务问题也日趋严峻。
目前,全市社会养老机构共有1.7万张床位,为应对老龄化趋势,今后每年要逐渐增加。今年计划增加2000张床位,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养老床位1.3万张,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比例要达每千名老年人30张。
按照我市出台的《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政府对养老服务机构有一系列优惠政策,芦晓萍等人的养老院建起来后,可享受税收减免和建设用地方面的补贴。
但对芦晓萍等老年人自办养老机构一事,张永生表示“不鼓励”。他说:“对这些老年人的热情,我表示肯定和感谢,但我觉得老年人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应该是养老事业的受益者,该专心享受、颐养天年,不应由他们站出来奔波劳累。”
张永生希望,社会上有实力的爱心人士可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如果您想参与建设,可和他们面对面聊聊
社会各界的关心,让芦晓萍和她的伙伴们备受鼓舞,也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他们表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坚持最初的设想,把新型养老机构办起来、办下去,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舒舒服服地养老。
“在空地上建养老院投入较大,目前我们正在找像宾馆、活动中心、疗养院之类的地方,通过对这些设施进行改造,将养老院尽快办起来。”王永明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更多人关注他们,希望更多的慈善家、企业家伸出援手,为洛阳养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由于打电话咨询的人非常多,芦晓萍想通过本报告知大家:每周三下午3点到5点,市和谐养老协会的理事都会在涧东路凯旋路口丰泽顺宾馆的511室——和谐养老协会办公室召开全体理事会,对近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她希望社会上有意加入养老协会、投资养老机构的社会团体、个人直接到此处和他们洽谈。
“谁都有上年纪的一天,为了其他老年人的今天,也为了我们自己的明天,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定地走下去。”芦晓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