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3版:乐活·讲述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牡丹插花别样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4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牡丹达人的花样日子
牡丹插花别样美
□记者 张丽娜 文/图
  王琳插花作品
  听说过花道吗?茶有道,香有道,花亦有道。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所谓大道无形,这话体现在花艺师王琳身上,就是她能将一两朵牡丹,三插两插,摆弄出万种风情。

  你问她怎么弄得这么美,她能给你讲出许多插花的技巧和规范,还有很多人生哲理,可即使你照着她说的去做,也不一定能插出暗香浮动的意趣,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慧根。

  王琳是有慧根的人。她是洛阳唯一取得专业资格认证的高级花艺师,是全国唯一研究牡丹插花艺术的女人。她一手组建了洛阳市牡丹插花艺术研究院。她是洛阳牡丹文化节各式插花活动的座上宾。

  1 谁敢像三毛一样

  那日,我去了涧西区一商务楼,王琳在楼上有间工作室。

  她穿着花花绿绿的民族服装开门迎接我,笑意盈盈的脸看起来分外亲切。工作室小小的,但异常精致,鸡翅木花架和黑色沙发各居其位,留声机放着音乐,茶几上的紫砂壶中插着一朵白玉兰,中西文化完美交融。

  那时尚是3月,牡丹尚未盛开。我注意到案角有瓶牡丹插花,甚是诧异。王琳俏皮地一摊手,说:“这是假的。我太爱牡丹了,真的未开,先插假的。你看,是不是也栩栩如生?”

  她请我坐下来喝茶,聊牡丹,聊花道,聊女人可以度过怎样的一生。

  1969年,王琳生于洛阳。她的父亲是中文系才子,喜欢文学,会写剧本。受父亲影响,王琳从小也好舞文弄墨。

  那个时代,女作家三毛是很多少男少女心目中的偶像。王琳读着三毛的书长大,崇尚三毛那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方式,梦想着将来和三毛一样浪迹天涯。

  临近高考,其他同学都在埋头苦读,心无旁骛。王琳却兴致突发,报了个诗歌班。她迷上了舒婷的诗:“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摘自舒婷诗作《致橡树》)“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摘自舒婷诗作《神女峰》)

  瞧啊,这是多么美丽的诗句!读之怎不让人心醉神迷?

  那时候的王琳,一肚子诗情画意,满脑子风花雪月。同学们在那边玩命备考,她在这边玩命写诗,四处投稿,遗憾的是,一首都没发表过。

  那又如何?人生何必那么功利?三毛小时候还退过学呢,后来不也活出了自己?

  那时的王琳并不懂人生艰辛,却认定自己的人生不是死板的加减乘除,而应像诗歌一般潇洒随意。

  她的父母对此极为恼火,可是他们疼惜女儿,骂又骂不得,打又打不得,只好听之任之。

  好在王琳冰雪聪明,尽管写诗耽搁了不少时间,她还是顺利地通过了高考,被郑州大学中文系录取。大学时代的王琳,依旧以感性著称。她的念头总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大学毕业后,王琳回到洛阳,在涧西区当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老师。孩子们在庭院中嬉笑玩耍,她的目光掠过庭院边上的几株秋海棠,思绪回到少年时。她想起人生中所见的第一次花开,那年,她在花盆中撒下一粒种子。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给了她永难忘怀的惊艳感受。

  人生弹指一挥间,美丽总如昙花一现。她想,她的生活应该跟花儿发生什么关联。2000年,她抛下洛阳的一切,去了北京。

  2 从牙缝里挤出钱来

  王琳告诉我,她北上京城,是为了寻找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但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彼时的她并不确定。

  北京有一所荷兰布尔玛国际花艺学校,是专门培养花艺师的。王琳上门求教,自此如她所愿,开始与美的东西打交道。

  这个花艺学校学费高昂,3天课收费3000多元。王琳在北京一家花店谋了个差事,每月工资才1500元,即使两个月不吃不喝,才够交3天学费。

  父母对此多少有些不理解,担心女儿将来的出路:插花能有好前途吗?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插花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属于贵族消费,花哨无用。即便如此,老两口仍是全力支持女儿。

  好在插花课程是“插花”着上的:每学期3天课程,之后放假,学生自我吸收,参悟其中奥妙,待掌握此阶段的插花技巧后,再报高级班,继续下一学期课程。因此,王琳得以有充足的时间完善自我。

  不上课的日子,她是花店最勤快的花艺师,整日在花丛中侍弄,研究如何完美呈现花朵的生命力。

  当时市面上的插花资料较少,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偶有些花艺书,但售价奇高。王琳被一种狂热的爱好驱使着,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买了许多书,装满了3个大书柜。

  她在北京生活了3年,先后师从周佩华、高炎发等国际著名花艺师,修完了布尔玛最高等级的插花课程,圆满毕业。

  2003年,王琳回到洛阳,开办了花艺设计中心。2005年,她代表河南省参加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2006年,被授予“河南省插花大使”称号;2007年,在北京参加迎奥运插花花艺大赛。

  在大大小小的插花比赛中,王琳拿奖拿到手软。插花,已成了她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融入了她的血脉。

  3 谁能够这般幸福

  2005年,受插花泰斗王国忠、王莲英影响,王琳开始关注中国古典插花,追寻花道中的人文关怀。

  她将古典诗词的意境通过插花艺术来表现,花花草草在她手指间扭转、变化,简约、含蓄、自然、空灵,美出了神韵,美出了灵魂。

  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讴歌的主题之一。古典插花怎么少得了牡丹的身姿?但真正的现实是,国内有关牡丹的插花研究及作品少之又少。

  王琳曾在外地与某台湾花艺师交流,那人感叹,牡丹位尊价高,可遇而不可求,用牡丹插花太奢侈了,他活了大半生,甚至都没见过一朵鲜活的牡丹!

  听说王琳是洛阳人,他甚是羡慕:“听说洛阳是牡丹花城,得天独厚。你能用牡丹插花,实在是太好了!”

  是啊,生为洛阳人,实在是太好了!每年4月,满城牡丹花香,空气中翻涌着律动的灵感,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4月,王琳最为忙碌。她穿梭在牡丹花丛中,采摘最灵动的花儿,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牡丹插花作品,让牡丹以最美的形态定格在人们的视野中。每逢这时,她总会想起那位台湾花艺师的话,觉得自己好幸福啊,居然能拥抱这么高贵的牡丹。

  牡丹花盘很大,扦插时要配特别的花器。王琳不但重金购置瓷瓶、铜器,还独具匠心地以市井风味的竹篮盛之。这正如她推崇的生活态度,情调不等于姿态,而是一种心态。牡丹风骨虽高贵,姿态却也近人。牡丹插花可登大雅之堂,更可入百姓生活,处处装点真善美。

  牡丹花期短,保鲜难,在王琳看来也有另一番意味:“在我们的一生中,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必须加倍去珍惜。”

  现在的王琳兼任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插花艺术班客座教授。周末开班,她免费教市民插花技巧。

  这个女人不谈八卦,只谈理想。她的偶像是国际顶级花艺师霍尔斯顿·贝利,她的理想是成为国内牡丹插花第一人。

  她准备在洛阳组建一支牡丹插花表演队,弘扬牡丹插花文化,有兴趣的市民可拨打电话13838853654报名。不过,想成为王琳的学生,你最好不要太稚嫩,因为她认为,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方能体味花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