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还记得著名雕塑家罗丹那尊名为“思想者”的雕塑吗?许多年来,这尊雕塑引起了全世界罗丹迷的无限遐想。
可您知道吗,在洛阳博物馆正在举行的“丝绸之路与洛阳”展览上,竟有一尊与《思想者》十分相似的彩绘昆仑奴俑(上图)。这尊陶俑以其独特的造型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它作为诸多洛阳出土的北魏陶俑的代表,向世人展示了北魏时期洛阳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
彩绘昆仑奴,北魏的“思想者”
看到这尊彩绘昆仑奴俑,记者脑海里迅速浮现出罗丹那尊举世闻名的雕塑《思想者》。两尊雕像非常相似,同样是蹲坐在地上,同样是作思考状。
为何会有这样一尊陶俑,“他”在想什么呢?
洛阳博物馆陈列部的孙章峰笑着说,如今,谁也猜不透这尊陶俑在想什么,唯一可知的,是它出土于一座北魏的皇族墓葬。
“他”高9.20厘米,蹲坐,右臂横按两膝之上,左手弯曲抱头,头埋于两臂之间,整个人只见卷发不见其面。虽然历经1000多年,但“他”身上的红色长袍颜色还在,脚上的长筒靴线条也很清晰。整个陶俑看起来造型真实,构思奇特,充分显示了古代雕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北魏的陶俑为何还长着卷发?孙章峰说,其实,这尊陶俑刻画的是一个低头沉思的昆仑奴形象,“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因此,黑色皮肤的胡人当时被统称为昆仑人。
昆仑奴俑的主人是谁?北魏孝文帝的孙子范阳王元邵。1965年,考古人员发现了元邵的墓葬,昆仑奴俑是这座墓葬内出土的诸多陶俑中的一个。
陶俑,民族融合的“物证”
孙章峰说,陶俑是北魏时期一种重要的陪葬品,很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
孙章峰介绍,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历经6帝共41年,洛阳成为北魏政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速度在这一时期加快。
这些年来,洛阳出土的北魏诸多陶俑恰好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民族融合的进程。
我们了解到,元邵墓内出土的陶俑有115件之多,这些陶俑均为泥质灰陶。根据资料记载,这些陶俑全身施粉彩,服饰、甲胄等又加施朱彩,形象生动且保存完整,有文吏俑、扶盾武士俑、铠马武士俑、侍俑、舞俑、胡俑、童俑等。
“这些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俑正是当时民族融合的‘物证’。”孙章峰说。在出土的北魏陶俑中,有许多陶俑都和昆仑奴俑一样,带有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尤其是鲜卑文化的特征。陶俑带有少数民族或西域文化的特征,原因不难理解。北魏本身就是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加上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民族融合进程加速。而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体现在随葬的陶塑中,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东西,如胡俑、陶骆驼以及一些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扁壶等。
北魏洛阳城,国际性民族商贸大都会
东西文化的大交融,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设施齐全的四夷公馆等,北魏时期的洛阳城可谓一座国际性的民族商贸大都会。
孙章峰说,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洛阳的人口大约有十万九千户,如果按照每户5口人来计算,整个城市的人口不下50万;再加上奴婢、军人、太学生、僧尼、商人等不在籍的人群,北魏洛阳城的实际人口在60万以上。
不仅如此,除了本地的老百姓外,当时的洛阳城里还有许多常住的“流动人口”。我们了解到,当时许多外来的商贩胡客长期生活在洛阳城里,大约占总人口的1/10。
据说,当时洛阳城的大市内有10个里,也就是说,一个大市场按照经营的范围被分成了10大部分,尤其是通商里和达货里,汇集了洛阳城几乎所有的能工巧匠、富商大贾。而调音里和乐律里,全是从事吹、拉、弹、唱、舞的艺人。
除了大市,洛阳城里还有小市,小市相当于现在的菜市场或农贸市场。此外,还有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市场四通市,四通市紧邻四夷里,靠近洛河、伊河,水运十分便利。
孙章峰说,那时的洛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性民族贸易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