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0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公开的力量有多大
高速公路“超时费”是乱收费吗?
掷地有声
肠胃很“杯具”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5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新华时评
公开的力量有多大
□新华社记者 李代祥
  备受关注的浙江永康“吃空饷”调查正如剥笋般一层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尽管这一事件远未到落幕的时候,但整个事件的进展,让社会见证了一种力量:公开,能够突破种种讳莫如深、玄机重重的暗流,也能有效化解公众的疑虑。

  人们清楚地注意到,针对“在编不在岗”问题,浙江永康有关方面从一开始就走了“公开”这步好棋。从直接公示190余人在编不在岗,到引起社会监督举报“漏网之鱼”,再到纪委等部门进行核查,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公开透明。这不仅有助于相关部门查清真相,也让公众参与其中,了解了“在编不在岗”并非是简单的“吃空饷”,还了相关部门、部分人员的清白,更有效地建立起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公开是建立互信的开端。正因如此,中央领导明确表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表明了党和国家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环境的鲜明态度。

  阳光下万物健康生长,而阴暗处往往滋生霉变。山西的“传奇女县长提拔”也好,湖南湘潭的“90后女强人事件”也罢,还有频频曝出的“萝卜招聘”、“猫儿腻采购”,遮遮掩掩的背后,往往是各色“暗箱”和“玄机”,必然招致社会公众的强烈质疑,对政府公信和社会诚信造成严重损伤。

  权力运行需要公开,社会公众呼唤公开。人们要求的,是真正看得懂、够得着的真公开,而不是走过场、有名无实的假公开。公开的两端,牵着公众沉甸甸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牵着政府和官员对民众的态度、对权力的敬畏。还有多少权力的运行和部门领域的信息能逐步公开,人们拭目以待。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