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汉函谷关:沧桑历尽雄风在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5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八关系列之(1)
汉函谷关:沧桑历尽雄风在
□记者 张广英 文/图
  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

  汉函谷关又称汉关,位于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关村,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

  ■编者按:关,既是关隘,也是人们乡情和诗绪的寄托。洛阳周围自古以来雄关林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汉灵帝更是设汉函谷关、辕关、旋门关、伊阙关、广成关、大谷关(又名太谷关)、孟津关、小平津关,拱卫京师洛阳,素称“八关都邑”。如今,汉函谷关已被列入中国丝绸之路首批申遗大名单,这让我们对八关的前世今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本报今日起刊登系列文章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名将移来关隘

  说起函谷关,人们都不陌生,因为它在历史上太有名了。但是,有些人也会疑惑:“怎么灵宝市有个函谷关,新安县也有个函谷关,难道它会‘分身术’?”还别说,它不但会“分身术”,还会“漂移”呢!

  现在我们说的函谷关遗址,分为秦关和汉关,确实有两个。先秦和西汉初年的函谷关称秦关,位于今三门峡灵宝市(古称弘农)北边。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后曾在那里遣兵拒诸侯军,老子为出关著《道德经》的地方也在那里。

  汉武帝时,函谷关东移300里,迁到了新安县,这就是汉函谷关,又称汉关。

  函谷关东移这件事,在《汉书·武帝纪》中有记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东汉人应劭对此进行了注解:“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产给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

  原来,汉函谷关是楼船将军杨仆移来的。杨仆是西汉名将,老家在宜阳南湾村,今属新安县铁门镇。当时国都在陕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被称为关中或关内,以东则被称为关东或关外。杨仆只因是“关外民”,战功再显赫,也不能获得关中的封地,这本身就够让人难受的了,汉武帝还调侃他:“关内的土地分完了,要不,你就做一个‘关外侯’吧!”

  杨仆不干,他心里清楚,如果自己接受“关外侯”的封号,一定会惹人耻笑的。那怎么办?他想来想去,有了一个主意:既然关内和关外这么分明,那么,何不把函谷关迁到自己老家以东?那样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关内侯”了!

  很快,杨仆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东移函谷关的请求。本来这事儿不太靠谱,但是,“武帝意亦好广阔”,两人竟想到一块儿去了!于是,这个方案获得批准。杨仆很高兴,自掏腰包,带领部下和门人迅速行动,硬是将函谷关东移300里,“复制”到了今天的新安县城附近。

  杨仆初建的汉函谷关是什么样子呢?南北朝时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描述:关楼高耸,两侧鸡鸣、望气二台相对而立,左右关塞横亘,南贯洛水,连接宜阳,北越丘陵,直抵黄河,宛若绵延百里的长城,十分壮观。

  鸡鸣、望气是秦关留下的典故,汉关也照搬过来,可见其在形制上仿照秦关。建成后,汉关成了古代洛阳西去长安的必经之路,位置十分险要。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专门设立八关,拱卫京师洛阳,汉函谷关位居八关之首,可见地位之重要。

  汉关雄风犹在

  前几天,刚下过雨,我从洛阳出发,去新安县探访汉函谷关,30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东关村距县城很近,过了东关桥,就是扑面而来的热闹气息,可在桥东头下坡进村,小河淙淙,绿树成荫,是另一个清凉而幽静的世界。汉关隐在这里,就如离群索居的世外高人,孤独沧桑,却令人心生敬意。

  当然,再雄伟的关隘,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和战争,也难保持昔日的风采。汉关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些破败,保留下来的两层关楼都不太完整,城门上的楹联也有残缺。村里87岁的孙思敬老人告诉我,现在这座关是1923年由张钫出资重修的,“你看这些土,都是从磁钟拉来的,那时候村里还有不少人来帮忙搬砖”。

  现在,有人慕名来看汉关,总会稍微有点失望,觉得“没啥看头”。但是,50多岁的村民任智法不这么认为,他是一个“汉关迷”,被人称为“土专家”,在他看来,汉关的一砖一瓦都有历史,十分珍贵。

  确实,自汉以后的数百年间,汉关一直是统治者看重的军事要塞,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第一道门户,历代帝王、文人墨客多有登临题咏,这里发生过许多故事。如东汉光武帝曾在关内设大驾宫驻跸,唐高宗和武则天也曾在附近建合璧宫避暑。安史之乱时,东都陷落,杜甫“客行新安道”,在关下奋笔疾书为民请命;李白流亡经过这里,也曾发“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的忧思。

  西汉时,18岁的山东人终军博学善辩,被举荐赴京做官,经过汉关时,守关吏卒交给他一件帛制的“”。终军起初不知何意,当问明这是返回过关的凭证时,慨然掷之于地,自信地说:“大丈夫西去求取功名,出关何需再用此物!”弄得守关吏卒目瞪口呆。到长安后,终军奉命巡视东方郡国,他持节再过汉关,守关吏卒认出了他,说:“这就是之前弃的后生!”后来,终军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一词即典出于此),结果在南越被叛军所杀,时年20余岁。而“终军弃”的故事,就随着汉关的历史一起流传了下来。

  任智法说,作为东关村村民,他对汉关有着深厚的感情。村里很多人和他一样,对汉关自发保护,因此现在的汉关遗址虽然残缺,但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历史,是全国唯一留有地上遗址的汉代关隘。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汉关雄风犹在,这是一件幸事。

  丝绸之路门户

  据史料记载,两千多年来,汉关屡遭破坏,也经历了多次重修,如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都重修过。最后一次重修,就是民国初期的1923年。据《新安县志》记载,当时国民革命军20路总指挥张钫出资重修汉关,重修时力仿旧制,关洞下半部分尽用古关基石,修复后的关楼高83米,分上中下三层,顶层为飞檐画栋的亭阁,中层为方形阁楼,底层城楼正中有一拱形门洞,宽约4米,供东西交通之用。

  可惜,1958年“大炼钢铁”,汉关被严重损毁。“原来关楼上悬有铜铃,风一吹就响,后来都没了。”孙思敬老人仰望汉关,语气中满是遗憾。

  汉关坐西向东,东西城门都刻有楹联。如今东门只有上联“功始将梁今附骥”,下联“我为尹喜谁牵牛”已不知所终;西门的上联“胜迹漫询周柱史”及下联“雄关重睹汉楼船”尚可辨认,为人们介绍了函谷关的典故和渊源。西侧城门洞额上,是康有为题的“汉函谷关”四个大字,古朴苍劲,与汉关浑然一体。

  汉关处于两京故道,不仅发挥着军事要塞的作用,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驿站,也是一座重要的东西方贸易之城。东汉兰台令史李尤在《函谷关赋》中说的“上罗三关,下列九门。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就是对此的生动描述。20世纪80年代初,汉关附近出土了几十件文物,其中有独具西域特色的牵驼俑、胡俑、骆驼俑等,这证明当时的汉关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隘,东西方使者和客商络绎不绝,来往十分频繁。

  任智法家住汉关附近,外地人甚至外国人来汉关参观,常常找他讲解。他说,汉关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战事。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当年在侵华战争中担任小队长,有一次与抗日武装交火,就是躲进汉关才捡了一条命。当首相后,他还曾故地重游,来感谢汉关当年的救命之情。

  根据文献记载,汉关就是保卫洛阳的一座长城,防线百里,关楼则是这道防线的核心。1997年前后,考古工作者对黄河小浪底库区古漕运遗址进行发掘时,在汉关北边的黄河岸边发现了一处古仓遗址,出土了一些刻有“关”字的瓦当,据考证,其建筑与汉关建筑风格一致,这证实了当年汉关确实北起黄河,南抵宜阳,《水经注》所记不虚。

  2000年9月,汉函谷关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2007年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近期成功进入中国丝绸之路首批申遗大名单。在东关村矗立了两千多年的汉关,将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