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国际范儿”,一个既时尚又大气的词汇,在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进程中,人们越发认识到它不可或缺的气质和魅力。那么,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国际范儿”呢?
“国际范儿”,让洛阳怅然若失
在旅游国际化成为潮流与趋势的今天,不少城市加大了开发国际旅游市场的力度。北京的目标是“世界旅游城市”,西安正在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这些城市都走在了我们前面。
下面一组数据,会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差距:去年,洛阳共接待入境游客53万人次,西安同期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突破100万人次;同年,洛阳旅游外汇收入1.55亿美元,而杭州为19.1亿美元,青岛为6.9亿美元,西安为6.4亿美元。
市名城办副主任刘红旗认为,一座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要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游客比例中,入境游客占相当比重,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强吸引力,才能称为国际性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对照差距,我市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有相当距离。
“国际范儿”,城市要从这里“突围”
作为中国文明史上一座重要的城市,洛阳虽在解放后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目前的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我市农业目前为特色农业,还不是现代化的农业,工业也是以传统工业为主,对资源和能源有较高的依赖性。因此,城市的发展,一方面要发展现代新兴产业,调整工业结构,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旅游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拥有诸多旅游资源的洛阳的最佳之选。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还可以改善经济结构,这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出路。
我市著名学者赵跟喜认为,将洛阳建设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准确把握住洛阳独特的发展资源和发展优势,非常符合洛阳的“身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正是我们城市未来发展的“突围之路”。
“国际范儿”,如何实现这一“跃”
2010年11月21日,《洛阳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讨论稿)》审议通过,“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第一次向洛阳人公开亮相。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将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列为一场新的攻坚战,与原有的“六场攻坚战”合称“六加一”攻坚战。作为“一”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被寄望于成为洛阳特色城镇化的“点睛之笔”,更被寄望于成为洛阳穿越时空的里程碑工程。
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认为,对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而言,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大家要树立“旅游即城市”的观念,也就是说城市建设既是为所有洛阳市民,也是为世界上所有游客。打造国际品牌,推行国际服务,这样才能开拓国际市场,营造一流的国际环境。
刘红旗认为,洛阳的“国际范儿”还要体现在洛阳人的素养上。这反映在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待人接物的胸怀气质等,这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需要每个人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