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魏松和莫华伦(自左向右)在演唱。
(网络图片) | |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周劼人)
核心提示
初夏的北京已有几分炎热,但无论排练厅还是会议室,“中国三大男高音”的身影总是忙忙碌碌。7月下旬,由戴玉强、莫华伦和魏松三位著名男高音组成的“中国三大男高音”将前往英国伦敦,在著名的巴比肯艺术中心举办专场音乐会。
从组合到品牌形成,从全国巡演到献艺全球,“中国三大男高音”实现这些“跨越式发展”,只用了不到一年。
为什么看似“曲高和寡”的男高音演唱,能在国内赢得满堂喝彩?三位中国艺术家,为何能获得西方主流乐评圈的肯定?“中国三大男高音”在开局良好之后,如何才能走得长久、走向“经典”?
“从来没有什么艺术作品能被‘确定’为‘经典’,‘经典’是打磨出来的,要弄清楚艺术规律,要时刻思考着为谁服务。”作为“中国三大男高音”全球巡演总导演,张树荣这样总结。
1 用“雅俗共赏”留住观众
男高音唱的一定是歌剧吗?会不会听不懂呢?这是很多观众走进剧院观看“中国三大男高音”表演前最真实的担忧。
然而在本应有些“乏味”、“无聊”的歌剧演出现场,观众却听到了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三次到你家》……有人坐直了身子,有人打着节拍跟着哼起来,更多的人在每曲终了,一次又一次地给予热烈的掌声。即使演员出现小失误,竟也成了台上台下互动的良机——歌唱家转着圈地给观众鞠躬,观众报以微笑和掌声。
“要雅俗共赏!”这是该组合诞生之日起,团队每个成员就达成的共识。
“但雅要雅到什么程度,俗又是个什么定义?”张树荣说,“‘雅’可以理解为高雅的、主流的文化,而‘俗’则可以解释为‘通俗’、‘民俗’。”
“这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本质是一样的。”“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担任上海歌剧院院长的魏松更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延安时期的文艺作品和表演,为工农兵服务,在精神和心理层面起到了武器都达不到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艺术也要更突出欣赏性、技术性,突出为受众服务的观念。”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受众能接触并接纳歌剧艺术,“三高”团队最终确定了“好听、好看、好玩”的“三好标准”。
“好听”,就是曲目要旋律优美,经典耐听。“三高”之一的莫华伦解释说,在一贯保持“中国特色、北京气派”的前提下,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演出地点、时期、受众来选取不同的曲目。“比如,我们在四川演出时就用四川方言演唱了当地民歌《槐花槐花几时开》,在安徽我们又唱了黄梅戏……寻找贴近性,才能引起共鸣。”
“好看”,用总导演张树荣的话来说就是“形成人物、乐队、舞台的融合”。很多观众都清晰地记得,舞台背景的LED屏视频设计颇为炫目,甚至不少人冲着视频不停地鼓掌。
“更重要的是好玩!”张树荣对演出的舞台调度颇有心得,“‘世界三大男高音’基本看不出‘玩’的成分,不常看歌剧的观众很容易觉得曲高和寡。”而在“中国三大男高音”的演出里,三位演员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当《在那遥远的地方》音乐响起时,三位男高音并没有一并出场,魏松站在上场口,下场口站的是戴玉强,莫华伦则在舞台正中,看起来高低错落;三人时而轮唱,间或合唱,听上去远近相异;再加上定点光将三人做了空间的区分,观众们仿佛看到了三个相互穿越的空间。
观众们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返场曲目中的“不插电”环节。这源于某次演出回京路上的一个“突发奇想”。正式演出时,“不插电”环节引发了全场观众近乎疯狂的掌声。
2 用“国际通行的方式”表达中国
“中国三大男高音”在国内开局良好,一炮走红。如何在国际上也站稳脚跟,成了他们考虑的重点。
“曲目的选择非常重要。”张树荣说,“去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前,我们决定去掉在国内颇受欢迎的一些节目,因为这些节目美国观众并不一定看得懂,而且政治色彩比较浓厚。同时,演出节目单中多了一些英文经典歌曲和世界知名歌剧选段。”
“中国三大男高音”音乐会亮相美国的那一天,正好赶上中国农历大年三十。“华人都在家过年呢,于是剧场里来的一多半都是外国人。”莫华伦回忆说,“那天演出真是太火爆了,现场观众简直要疯掉了!”他边说边有些激动地用手比划当时的场景。
那天演出快结束时,戴玉强和莫华伦用流利的英文致答谢辞。曾在美国求学的莫华伦用美国式的幽默感谢观众们“亲自到场来促进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引得现场笑声一片。
演出之后,团队外出吃夜宵。一位意大利裔的纽约市政府公共关系事务专员竟然一路追到了餐厅,兴高采烈地说:“作为一个意大利人,我没想到中国三大男高音的发音如此标准,以至我闭着眼睛根本听不出是中国人在演唱。你们的声音太美妙了!”
这样的赞美让团队很振奋。“我对他们三个非常有信心,因为他们日常都在世界歌剧舞台上表演歌剧,本身便具有‘国际通行能力’。”张树荣说。
从出道便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的莫华伦,曾是柏林歌剧院首席男高音,也是目前华人男高音中和世界各大歌剧院签约最多的歌唱家。他用自己多年的国际经验评价说:“我们这个组合的任务,就是用歌剧这种国际认同的艺术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
曾在法国深造的魏松也表示:“过去我们忽略了‘大文化’的概念,输出的东西往往只强调中国传统,外国人有时只能看个热闹,无法理解,更没法认同。”
“就如同奥运会上,要比拼规定项目,总不能用太极拳去和人家比拳击啊!”作为帕瓦罗蒂的关门弟子,戴玉强更是对“国际通行方式”有自己的理解。
张树荣认为,中国需要京剧、武术、杂技,但作为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大国,也需要交响乐、芭蕾舞、歌剧这些世界认可的艺术形式。“用美声唱法这种国际通行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对外传播,比其他形式更给力。要传播的还是中国内容,美声只是一个载体,但这个载体是登上世界舞台的通行证。”他说。
3 用“品牌的力量”塑造经典
魏松清楚地记得,以前朋友们看到他演出,总会给他打电话说“你的演出挺不错的”。可自从加入了“中国三大男高音”这个组合,朋友们改了说法——“你们那个男三高的演出,真不错!”
“中国三大男高音”的说法其实早在2001年便开始出现。那一年,帕瓦罗蒂、卡雷斯、多明戈三位男高音歌唱家在故宫午门的深情高歌,让中国人记住了“世界男三高”这个名字;也是那一年,张树荣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台长的身份,加入策划团队;还是那一年,帕瓦罗蒂在中国逗留期间将戴玉强收为徒弟。
从那以后,“中国三大男高音”等类似的说法便成为全国各地舞台上不断出现的名称。
“那时不是品牌,只是一种组合,一次性的活动。”张树荣记得,当时所谓“三高”组合,人员也是不固定的,戴玉强和魏松也曾有长期组合的想法,但都机缘不巧,无法实现。
直到2011年7月,戴玉强在参加北京市一个有关文化发展建议的座谈会时,谈到了想组建“中国三大男高音”的想法。这个创意立即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2011年8月16日,“江山如此多娇——中国三大男高音全球巡回音乐会”北京音乐会正式启动。这也是戴玉强、莫华伦、魏松首度以“中国三大男高音”的名义公开亮相。
“中国三大男高音”这一品牌,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世界三大男高音”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张树荣说:“卖茶叶蛋的老太太都知道留着大胡子的帕瓦罗蒂,外国人更是对‘三大男高音’这一概念家喻户晓,我们借用一下并不是‘拾人牙慧’,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希望能走捷径。”
树立品牌、打造明星,这样的做法过去在音乐界并非没有,但专业团队运作包装的一般是流行歌手,在美声唱法的领域试图推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品牌,“中国三大男高音”无疑正在进行一次良好的探索。
“艺术家只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水平、排练节目,剩下的事就由专业团队来运作,国际上的大牌艺术家大多如此。”莫华伦对比起西方歌剧界的情况。
“三高”团队在一片大好的形势面前依然头脑清醒,他们坦承得益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又获得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就算在市场成熟的欧美国家,歌剧演出光靠卖门票也是无法维持的,背后一定有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莫华伦说。
张树荣认为,“中国三大男高音”要持续健康地发展,首先就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当所有人的利益都捆绑在一起时,自然就能高效运转。而“三高”团队要在国际市场上越走越好,单纯依靠国内体制内外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专业化的国际经纪团队。“目前依然在边缘徘徊,国际主流的演出市场,我们要一家家接触,一个个谈判。政府对我们的支持是‘扶上马,送一程’,怎样才能更远更好地走下去,要靠自己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