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5版:河洛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乳品质量:“全球最差”造就“史上最好”
《舌尖上的洛阳》,心魂所系家乡
六一放假,乐了孩子苦了大人?
超市塑料袋:“袋袋相传”该否叫停?
微论撷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5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观潮
乳品质量:“全球最差”造就“史上最好”
□本报新闻观察员 洛谭
  【新闻背景】 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指出,3年来有关机构乳制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5月28日《北京日报》)

  张三算不算一个好人?先找标准:跟萨达姆、拉丹比,应该算好人;再征意见:张三本人、张三妈妈都说了,绝对算好人。于是乎,张三的家人开发布会、张大红榜宣告:张三,好人,前无古人的好人!

  乳协说了,中国的乳品质量正处于“史上最好”的时期,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去年夏天关于乳业行业标准的一个热词——“全球最差”。在中国奶业协会召开的论坛上,现行乳业行业标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差、最低的标准”。这个说法有数据支撑:按标准,我国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200万个/毫升,而国外相关标准一般为50万个/毫升。这个新标准,被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批为 “一夜退回25年前”,被人称中国乳业“大炮”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斥为“世界奶业之耻”,连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也说“我们的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一时间,业内专家愤慨,社会舆论哗然,争议经久不息。

  不可否认,自乳业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行业内开始大洗牌,职能部门也加强了监管力度,乳品质量得以提升应是事实。可是,以宽松、宽容甚至是宽纵的现行乳业标准为依据,这个“史上最好”有何意义,又有何说服力?    

  “标准是行政部门领导说了算,不是专家说了算。”多次参与国家乳业标准修订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曾这样告诉记者。就像当初制订标准时闭目不视、捂耳不听一样,乳协此次的自说自话、信誓旦旦,难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难挽回消费者的心,更无力回应仍存的怪现状:在人民网食品频道不久前推出的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大调查中,半数消费者选择“偶尔或者经常遇到乳品质量问题”;最近,网上更是曝出某知名品牌牛奶添加牛尿的消息。

  乳协号召消费者“放心购买”,消费者的回应是用脚投票——倒向外资品牌。据报道,中国市场上的洋奶粉早不以成本定价了,价格是同类产品在国外的数倍。如今,洋品牌奶粉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超六成,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完全受控于国际市场。

  在乳品质量与民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的当下,乳协自顾自地急于从“全球最差”跳到“史上最好”,显然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乳品市场早已是开放的市场,消费者看重的是“做什么”,而非“说什么”——你只说不做,看着不靠谱儿,大不了我买洋奶粉,或是玩儿命地找关系挖渠道从国外“淘”奶粉。

  中国乳业,现在需要的不是难以服众的表态,而是扑下身子与消费者真诚沟通。只有拿出真正可靠的质量和真正透明的监管,才能取信于公众和市场。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