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4版:文化·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童书集体“扮嫩” 孩子不屑一顾
想把儿童文学写好 必须真正喜爱儿童
儿童读物市场 繁荣背后有隐忧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5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延伸阅读
儿童读物市场 繁荣背后有隐忧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孙伟丽)
  六一儿童节将至,儿童读物依然是中国家长希望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我国未成年人课外书阅读量近年不断上升,从事少儿读物出版业务的出版社也超过了520家。

  据开卷图书市场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书店图书零售市场整体码洋规模同比增长5.95%,而少儿图书的增幅远超平均值,达到11.6%,是销售增速最快的板块,成为拉动图书市场上行的主力军。儿童文学专家指出,在市场繁荣的背后,少儿类图书仍有不少隐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指出,面对快速发展的儿童文学市场,我国儿童文学内容同质化、跟风出版现象严重,原创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目前已成为儿童文学出版大国,拥有3亿多青少年阅读群体,但孩子们的阅读选择仍以“老面孔”居多,在本土原创作品中,还没有出现《哈利·波特》一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少儿读物。

  记者在北京一家大型书店的儿童图书专区看到,推荐图书榜上摆放的大多为进口图书,本土原创少儿图书只占少数,且多为再版图书,真正的原创新书寥寥无几。

  一名儿童图书编辑告诉记者,现在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市场风险较大,出版社更倾向于直接引进当代国外儿童文学畅销书,或对已有的畅销儿童文学经典进行重组。市场上常常会出现“世界童话故事大全”、“××作家短篇童话精选”等字样的重组出版图书,这导致大量童书内容同质化,孩子常常感到“新书不新”。

  王泉根将中国儿童图书出版的现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出版社多、作家多、作品多,精品少。在他看来,儿童读物并非“小儿科”,而是传播真善美、开发想象力的园地,是关乎中国未来命运的“大教育”。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