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到北京出差,没有买到卧铺票,只好坐在硬座车厢。我的对面坐着一对洋夫妻,“嗨!”那个洋丈夫先给我打招呼,然后比划着。我抬头一看,行李架上的空位放不下他们的大背包,便站起来把我的包往边上挪了挪,把他们的包放进去,老外忙说:“Thank you!”
一会儿,有两个乘客坐到我们身边,其中一个说:“这老外真抠门,也坐硬座车厢!”
“Laowai?”洋丈夫学着那声调对他妻子说。大家都笑了起来。“Hello!Which county did you from?”踌躇了一番,我终于壮起胆子,用生硬的中国式英语向老外发问。
老外愣了一下,我知道肯定是我的语法用错了,但他马上明白了。
“England!”洋夫妻兴奋地一起说。
“英国。”我向邻座翻译。
“英国?你问问他们到过哪些城市。”邻座的人说。
“What city did you go?”我又秀起了英语。
“Qingdao、Wuhan、Luoyang……”老外更加兴奋了,手舞足蹈起来,不停地说:“中国kongfu……”
“孔府在山东,他们去孔府了?”
老外见我们不理解,就从包里翻出几本书,指着图谱说:“中国kongfu……”两个手指猛地在书上乱比划,好像要把书劈成两半。
“是中国功夫!”大家喊了出来。
经过老外的解说和比划,我们得知,他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他也能说几个蹩脚的中文词,比如把“师父”说成“xifu”,我赶紧帮他纠正:“xifu是wife(妻子);shifu是teacher(老师)!”老外小两口听后笑翻了。
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已无法用英语表达,只好拿出笔和纸边画边写单词,遇到不会的单词就用画来代替。这老外夫妻还真聪明,完全明白我的意思,还一一作答。
我们这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引得不少人围观,为漫长的旅途增添了很多乐趣! (新安县 胡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