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字 林基建
| |
热议风生
旅游环境提升,要体现在细节上
□记者 孟国庆
核心提示
昨日,围绕“旅游环境,如何‘软硬兼施’进行提升”这一议题,读者和网友继续发表意见和建议。
旅游环境好不好 比一比就知道
网友“采菊东篱”说,他刚沿“成都——九寨——黄龙”一线旅游归来,感慨颇多。
他说,成都大环境非常好。那里街道整洁,每天有好几趟洒水车。成都通往景区的公交车很多,站牌和道路指示牌都很规范,简洁明确,避免引起误解和走冤枉路。这对外地游客来说很重要的。那里的旅游资源也整合得非常好——参观完武侯祠,走侧门就可到锦里小吃和纪念品一条街,吃东西的同时还可以看街边的演出,现代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逛累了,还可以在茶楼歇歇脚,一边喝茶一边看表演。眼、耳、口、鼻等各个感官都被调动起来,立体的成都就这样展现在游客面前。
此外,九寨沟很美,景区路线安排很合理,在去和回的路上能看到不同的景点,一路下来只觉得时间不够用,眼睛不够用。景区的门票还包含了旅游车的费用,旅游车是绿色环保的,车内有一名司机和一名解说,还有多媒体景区解说。游客可根据行程随时上下车,非常方便。
“采菊东篱”说,洛阳与之相比,旅游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旅游是交流的平台、展示的平台,相信我市也会在保护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一步步实现洛阳旅游的发展、城市的进步。
服务在细节上必须有提升
网友“58680913”说,发展旅游,洛阳资源丰富;但出行难等问题,已成为旅游发展的隐忧。此外,洛阳的旅游景点很多但不成体系,让客人眼花缭乱,有无所适从之感。
“58680913”建议,在洛阳火车站、飞机场、长途车站等窗口单位,我们可以设立代表洛阳旅游形象和品牌的旅游服务大厅。大厅一方面介绍洛阳的各大旅游景点、宾馆和各类洛阳特色产品,另一方面负责开通洛阳各大景点的旅游直通车,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在洛阳各个主要公交站点,我们应开通“智能化引导”服务。游客通过智能引导,可以了解到从此站点出发到任何旅游景点的交通情况。此做法,武汉市有成功的经验。
建立完善城市休闲广场,确保广场舒适、安静、功能齐全。客人到洛阳旅游,随时可以休息、休闲。这一点,成都的经验最丰富。
网友“家馨饼干”提议:洛阳大街小巷的空白墙面不少,除发布商业广告外,还可以在墙体绘制与洛阳历史有关的图画,并注以文字说明。在洛阳定都的朝代很多,我们可以用一条街展现一个朝代的历史典故,再规划一些街道展现洛阳的民俗风情、名人逸事等等。
网友“老牛”认为,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曾经在高速出站口设立站亭,向游客赠送旅游地图。这可以认为是游客问讯中心的雏形。洛阳要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很有必要也有优势借鉴这一做法。这种游客问讯中心可以推广到市区繁华地段和各县,并做好道路导引、服务内容和质量等方面的服务,切实让游客感到方便和温馨,为洛阳旅游赢得口碑。
“大旅游”需要全民参与
网友“huayangguoji”说,洛阳要想做“大旅游”,配套设施也要做大。首先要做“大购物”,借上海市场步行街改造,做现代化、人性化、国际化的购物街,同时开设一些特色购物商店,如免税商场等。此外,要做“大美食”、“大娱乐”,建设多条各种档次的美食街,建一些有影响力的主题乐园,或者是包含巨型电影院、夜总会、演艺中心等内容的休闲娱乐场所。
网友“太极大家行”认为,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个很大的主题,政府有政府的高度,市民有市民的视野。但唯有让市民参与其中,用普通人的一言一行来展现城市风貌,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旅游软环境。
国际旅游文化名城,首先是健康的、富有朝气的,精神是向上的。设想一下,每天清晨,来洛的国内外友人走出酒店,入眼的首先是广场上那密密麻麻、精神抖擞的晨练人群,当合唱、舞蹈、空竹、风筝、毽球等各种娱乐、健身活动也可以邀请他们参加时,他们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和体验恐怕会终身难忘。
市民蔡勇说,洛阳的整个旅游大环境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需要不断提升景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更人性化的服务标准,全面提升服务水准。这应该是洛阳不懈追求的方向,因为旅游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从业者说
真功夫提供真服务 好导游展示好形象
□记者 韩铁栓 文/图
受访者:陈静,洛阳天天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
从业年限:6年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旅游业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说,没有优秀的导游,就没有高质量的服务,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旅游。看景不如听景,导游是城市或景区的代言者,更是推荐者、展示者。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观感如何,首先来自导游和他提供的服务内容及质量。
陈静认为,导游是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人,其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和游客的旅行质量和对城市(景区)的印象。洛阳的导游虽然数量上还过得去,但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特别是外语导游,不仅人员少,而且知识面也不宽。一些小语种导游奇缺,如日语导游,全市恐怕也寥寥无几,这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相去甚远。另外,部分导游满足于就事论事,只知道按景区提供的相关内容照本宣科,讲述不系统也不规范,很难吸引游客,更谈不上让游客借此游览其他景点了。
提升大环境 打造通畅游
□记者 韩铁栓 文/图
受访者:段媛媛,洛阳电视台风情旅行社经理
从业年限:10年
有人概括说,“旅游就是逗人快乐,留人花钱”。这话直白地点明了目前大多数人的旅游目的。游客无论是吃、住、行,还是游、购、娱,都希望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发展洛阳旅游,就是要在这几方面下工夫,营造氛围,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段媛媛说,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洛阳现在在吃、住条件和景区建设上都有了很大改观,人文环境也有了可喜的提升。要说不足,那就是“大交通”还有待提升。比如,现在气温这么高,游客坐火车一般都想坐空调车,但从重庆方向过来的游客,从洛阳回去没有空调车可乘,很不方便。另外像牡丹文化节期间,不少游客遇到“来了走不了”的情况,也让洛阳流失了许多游客。许多人之所以选择到郑州坐飞机,就是因为洛阳机场航线不多、折扣力度不大。虽然近些年洛阳在这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仍需努力。
热帖共览
完善服务体系 增加服务项目
□网友 “兜兜熊”
洛阳的旅游“点多面广”,但牡丹文化节过后总觉得人气不是特别旺。与其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我市应在服务方面更上一层楼。
洛阳旅游年票非常好,但只对洛阳市民优惠。对外地游客,我认为也可以实行“一票制”——采取套餐形式,在一定时限内,如果游览几个景点以上,可给与总票价一定的折扣。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已经有部分旅游景点和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将这项政策全面推开,可以让更多的散客得到实惠。当然,我们还可针对旅行社推出类似的优惠政策,鼓励其组织团体游客来洛。
还有部分景区应当适当降低票价甚至实行免票,一条线上的景区可以凭一张票进行游览;同时,也可将部分小景点做为大景点线路上的延伸。比如,可以将范仲淹墓与龙门石窟挂钩——散客凭龙门石窟当天门票,可以免费游览范园、程园。
在公共交通方面,一是开行直达旅游专线车,在关林、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景点及东花坛、谷水、洛阳站等交通枢纽之间,分别开通旅游专线车。专线车应价格合理,目的地和线路明确,最好由旅行社或相关旅游服务中心等负责售票,车上还可配备专职导游。
二是开行大站快车,即按一定时间间隔,在现有公交线路上开行一些跨越小站的快速公交车,以缩短游客乘车前往景区的时间。如81路,可以在列车进站高峰期前后开行“洛阳站——周王城广场——定鼎路——安乐——关林——龙门”等只有五六个大站的公交车,提高运行效率。
三是针对一些较偏远、人气不太旺的景点,开行专门的旅游出租车。这种出租车的起点可设在较为知名的景点或者交通枢纽处,由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按里程计费,但收费比出租车要低。为了避免对现有出租车市场造成冲击,这种车应明确规定下车地点,并由政府适当给予车补。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云南,我们可以前去考察学习。
(记者 孟国庆 整理)
欢迎各位读者继续就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表意见或建议,您可登录洛阳网洛阳社区(http://bbs.lyd.com.cn),进入《洛阳,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有多远?》跟帖;发送电子邮件至mengguoqing217@sina.com或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留言;来信请寄至开元大道218号报业大厦19楼大厅10号位,信封上请注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大讨论”。
下期话题预告
旅游人才:如何变“第一资源”为“第一推力”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我们面临着资金、体制、环境等一个个“瓶颈”制约。九九归一,问题的症结在人,根本出路也在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旅游发展的“第一推力”!
想一想、问一问: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我们有多少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专业人才?我们以什么样的气魄育才、引才、聚才、用才?
如何变“第一资源”为洛阳旅游发展“第一推力”,请您直抒胸臆。也许,您的真知灼见能把这些“?”变成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