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4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禁毒日前夕,记者带您走近禁毒一线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6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禁毒日前夕,记者带您走近禁毒一线
  ■编者按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在危害着家庭,毒害着社会;缉毒警察,为铲除社会毒瘤,不惜在刀尖上行走;戒毒医生,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医疗环境中工作,为生命“拔毒”……今年6月26日是第25个国际禁毒日。近日,记者走近缉毒警察、戒毒医生、瘾君子……

  他是我市缉毒警察的元老级人物,立过两次一等功——

  缉毒警察:在刀尖上行走

  □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陆明放

  昨日,记者在市公安局见到了禁毒支队的老民警肖波,虽然他今年已经50岁,但是看起来十分干练。记者了解到,他自2004年进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以来,参与侦破大小涉毒案件30多起,荣立两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和两次三等功。

  他说,缉毒警察是一个行走在刀尖上的职业,时刻在与亡命的毒贩搏斗。

  破一个案件要很长时间

  涉毒案件与一般案件不同,必须长时间地侦查才能掌握犯罪分子的犯罪证据。

  2006年年初,肖波接到一条线索:洛阳的常某、赵某经常到周口市沈丘县的一座桥上,与沈丘县的于某进行毒品交易。得到这条线索后,肖波一直密切关注着两人的动态。

  当年7月的一天,肖波意外得知郑州的一名女性当天夜里要到沈丘县找于某购买毒品。

  “当时,我和几名同事立即赶往沈丘县侦查。”肖波说。

  肖波和同事们到沈丘县后,埋伏在公路护栏外的草丛中,观察着桥上的动静。夜里,一辆红色富康车驶到桥上,几分钟后,一个黑影从对面的护栏下爬上来,跟车内的人交换东西后,迅速消失在夜幕中,红色富康车也随即驶离。

  “当天夜里下着大雨,我们在护栏外不敢动,车辆溅起的水花打在脸上,眼睛都睁不开。”肖波说,那次侦查让他们掌握了犯罪分子的交易规律,为他们打掉这个贩毒集团打下了基础。

  10多天后,常某、赵某果然与于某约定在沈丘县的高速公路桥上进行交易。由于前期制订了周密的抓捕方案,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差点倒在同事的枪口下

  今年4月,江苏、山西等地的一些毒贩在我市进行交易。

  “犯罪嫌疑人共开8辆车,当时有3辆车被惊动了。无奈之下,我负责的那组只有果断将他们控制。”肖波说,将3辆嫌疑车控制后,他们用嫌疑车押送着犯罪嫌疑人往回赶。

  由于在行动之前负责设卡的特警队队员已经记下了嫌疑车的车牌号,在肖波与同事控制嫌疑车前,另外一辆嫌疑车试图逃跑时,挂到几名特警队队员。

  当肖波与同事驾驶嫌疑车驶往哨卡时,警戒的特警队队员以为是犯罪嫌疑人准备逃窜,立刻对他们进行射击。

  “当时我想,要是这样牺牲就太冤枉了。”射击停止后,惊出一身冷汗的肖波下车一看,车身弹痕累累,死神与自己擦肩而过。

  不怕嫌犯报复自己,但担心家人安危

  肖波说,贩毒分子是最残忍的罪犯,高额的利润让他们罔顾一切法律。

  2011年,一名犯罪嫌疑人被肖波抓获,其扬言要让朋友砍死肖波。

  “像这样的危险,我始终没有畏惧过,但却比较担心家人的安危。”肖波说。

  自肖波成为缉毒警察后,他再也没有陪妻子逛过街,也没带儿子到外面玩耍过。外出时,他基本不与他们同行。

  “这么多年来,我愧对妻子和孩子,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肖波说,这条刀尖上的路是他选择的,无论多么艰难危险,他都会与贩毒分子斗争到底。

  他是一名戒毒医生,帮助多人戒毒成功并走向社会——

  戒毒医生:为吸毒者重塑人生

  □见习记者 蒋颖颖 通讯员 陆明放 文/图

  徐东民(右)在和戒毒者交流。

  6月19日早上,在市强制戒毒所内,熬了半宿的徐东民揉揉通红的双眼,拿起听诊器,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巡诊。

  洛阳市强制戒毒所有120多名强制戒毒学员,已经在这里工作8年的徐东民和同事们每天都要按照顺序,一个病房一个病房进行查房。

  看似简单的查房,徐东民做得非常仔细。因为戒毒学员都是被公安机关送进来的“瘾君子”,忽然停止吸毒,他们会怀念毒品。而在强制戒毒所,很多人会要求“保外就医”。“为了能够出去,有人小病大做,有人没病喊病,我们必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甄别这些情况。”徐东民说。

  据了解,成功的戒毒大抵分为三个阶段:脱毒、康复、后续照管。

  最初被送进来时,很多人情绪激动,有的还想采取极端措施。他们经常找戒毒医生要替代毒品的药物。有人还把不满转移到戒毒医生身上,坐在约束椅上谩骂。

  “他们的大脑不受控制,我们不能较这个真儿。”徐东民说,遭到被毒品控制严重的人谩骂时,他一般会默默走开。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心肌缺血等是吸毒人群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徐东民说,康复阶段,戒毒医生主要负责治疗学员的并发症,并与学员进行心理交流。

  工作8年来,他送到社会上的戒毒学员有3000多人次,每送出去一个精神饱满的戒毒学员,徐东民都会觉得自己又挽救了一条生命,他的心里感到很欣慰。

  2004年至今,徐东民每天陪伴着不同的戒毒学员。有时候,他也担心感染戒毒所内高发的结核等传染病;有时候,他也为戒毒学员的辱骂感到委屈。但看到戒毒学员家人的眼神,接到成功戒毒者打来的问候电话,他又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徐东民说,他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毒品,也不再需要戒毒医生这个职业。因为,从业多年来,他发现被送来的强制戒毒的人都曾有过令人羡慕的生活,他们大部分是老板、富二代、公务员、大学生……有的人为毒品花费几百万元,有的人倾家荡产,每每想到这些,他都有说不出的心痛。

  23岁那年,为唤醒吸毒男友她染上毒品;后来,为了筹集毒资她贩卖毒品,如今,已37岁的她又一次进了戒毒所——

  瘾君子:请别以任何理由接近毒品

  □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陆明放 文/图

  蔡某(右)在和民警谈心。

  近日,在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记者见到了37岁的吸毒者蔡某。毒品已经损害到她的中枢神经,她混乱记忆中的忏悔,折射出毒品对人性的扭曲,为人们敲响了“远离毒品”的警钟。

  为帮男友戒毒,她以身试法沾上毒品

  蔡某出生在瀍河回族区的一个村子,小时候,她的父母将她过继给她的姨妈,姨妈一直将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呵护。

  蔡某很聪明,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都很好,本来有望考上大学,但高考前的一场病让她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后来,我到一所大学上了自考大专。”蔡某说,1997年,自己大学毕业后,开店做餐饮,接着又做销售,过着正常的生活,还挣了不少钱。

  但是,蔡某23岁那年,一段恋情将她拖入了深渊。

  1998年,23岁的蔡某交了个男友,两人非常相爱。但是,好景不长,蔡某发现男友竟然吸毒。

  “当时,我感觉天塌了一样,但是我不想放弃这段恋情,而且也坚信能帮他把毒戒掉。”蔡某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曾陪男友到外地戒毒,在家里也帮他强行戒毒,但没有成功。

  无奈之下,蔡某作了一个大胆而又足以让她悔恨一生的决定:尝试毒品,戒给男友看。

  “我在电视上看过毒品的危害,但是我相信能够把它戒掉。”蔡某说,1998年年底,她第一次沾上毒品。

  3年吸掉一套漂亮的房子

  蔡某以身试法也没能让男友成功戒毒。男友因为吸毒被抓起来后,她走上了男友的道路——吸毒。

  “2000年,因让别人代买毒品,我被公安机关抓获,我吸毒的事第一次被养父母发现。”蔡某说,那时,她特别紧张,害怕养父母伤心,所以她一直不承认吸毒,而养父母最终相信了她。

  但是,纸包不住火,蔡某连续几次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她的养父母终于知道了,他们震怒不已。2003年,她被送到了在郑州做生意的亲生父母身边。

  蔡某说,脱离原来的环境后,她一年没吸毒,但2004年回洛阳过春节时,在街上碰到了曾一起吸毒的人,她又一次身陷其中。

  2004年,由于无力负担高额的吸毒费用,蔡某开始“以贩养吸”,自己买来毒品,再转卖给其他吸毒的人,从中赚取差价以供自己吸毒。

  最终,蔡某因贩毒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牢狱中的3年生活并没有让蔡某忘记毒品的诱惑。2007年出狱后,谎称自己要跟朋友一起做生意,她从父母、养父母那里骗钱吸毒。

  “我也记不清到底从父母那里拿过多少钱。”蔡某说,2010年被送进强制戒毒所后,她的父母来看望她时说,3年来,给她的钱足以买一套漂亮的房子。

  永远不要去尝试毒品

  蔡某已经是第二次被送往强制戒毒所了,每次要在里面住一年。长时间吸毒的危害,终于在她身上慢慢显现出来。

  蔡某说,在强制戒毒所待了几个月后,虽然自己生理上已经戒掉了毒瘾,看起来很正常,但是记忆力减退了,心脏等身体器官也不太好。

  已快到中年的蔡某因为吸毒至今未婚,也没有在父母身边尽过孝。

  “父母将近70岁了,身体不太好,还要时常为我操心。”蔡某说,每次父母来探望她时,她都心痛如绞。上个月,她的父亲患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那次,她真的害怕了,害怕再也见不到父亲。

  “沾上毒品很容易,但是戒毒却要用一生时间,毒品让我慢慢堕入深渊,无法自拔。”蔡某说,希望她的不幸能够给人们敲响警钟,不管是遭遇挫折还是出于好奇,都不要去尝试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