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夏,热的除了天气,还有高考状元。
现在的高考,无形中变成了一场战役,状元则是这场战役的最大胜利者,受到学校、商家等的狂热追捧,以至于状元太过热,社会有点“烧”,状元成了“教育GDP”。
对高考状元的狂热,源于古代科举对中国社会的观念影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与飞黄腾达、功成名就是挂钩的,于是对其进行追捧也就合情合理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条条大路通罗马,目前高考已经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但依旧是最重要的途径。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是被高考绑架的,也不为过。因此,社会各界对高考重视的程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心态下,高考状元备受瞩目也是在所难免。
但对高考状元过于追捧,有失偏颇。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学习,是对的。但坦言之,高考状元的产生是实力和运气的结合,假如让状元们再考一次,他们未必还能独占鳌头。宣传状元原本应是单纯的向榜样学习活动,现在却变成了一种产业工程。
状元热的背后有着一连串利益:高考成绩一公布,状元一明确,群众热议,学校响应,商家高兴。学校认为状元会给学校带来名气,有的学校甚至实施状元工程,通过“状元效应”来招揽学生;商家为了扩大影响力,或给高考状元颁巨额奖金,或赠送贵重礼品;部分高校为了争夺状元,许诺重奖……统统加入炒作高考状元的行列。
过度关注高考成绩排名,其本质就是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唯分是举。毋庸置疑,高考状元是有榜样作用的,但在整体的教育范畴,面对百万考生,热捧状元是没有价值的。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公布了昔日状元职业发展的调查报告,调查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称“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盲目追捧状元,很容易陷入功利主义。高考充满了偶然性,辩证地看,高考第一名和第二名并没有多少差距。乍看上去,状元热是激励大家努力拼搏向上,但过于宣扬,难免会产生副作用。状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那些和状元一样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为了梦想去拼搏、不言放弃的人,一样值得欣赏。谁敢说这一部分人,将来不会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状元不是GDP。所谓状元,其所能展示的,只是在这一次考试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完全不能说明其人格、品质以及今后的学业、成就。而这些,需要更多的磨炼、锻造,不是仅仅靠一张高分的考卷就能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