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有关男人和他妈妈的故事。
男人小时候是一个“问题少年”, 上树掏鸟窝时把腿摔断了;长大了是一个“叛逆青年”,喜欢吃、喜欢喝,最不喜欢干农活;结了婚是一个“烦恼男人”,婆媳关系搞得他焦头烂额。
一句话,他是一个很失败的男人。最要命的是,他的不孝顺也是出了名的。
很多男人,都是为人父后,才知道父辈的艰辛,从而懂得了孝顺,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悲悯,正所谓“养子方知报娘恩”;也有很多男人,沉浸在小夫妻的二人世界里,像花喜鹊一样,尾巴长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还有很多男人,会在夏天里给母亲装空调,冬天里给母亲买“波司登”,母亲生病住院时跑前跑后,但就是没时间陪母亲,一个字,忙!
而我们讲的这个男人,却是一个“暴力哥”,有严重的家庭暴力,不仅打老婆,还打老妈。老妈做的饭不好吃了,他会掀桌子砸碗,甚至用鞭子抽打老妈。有一天,他在伊滨区南面的万安山上干活,好像是耕田吧,反正当时他手里拿着鞭子。晌午老妈给他送饭,看到他手里挥舞的鞭子,吓得掉头就跑,不小心碰在了山石上,满脸是血,送到医院时,人已经不行了。
老妈死后,他终于良心发现,照着记忆中母亲的样子刻了一个木头人,每天给她梳头,为她洗脸,陪她讲话。天冷的时候,他为她添衣服;天晴的时候,他把她搬出去晒太阳;吃饭的时候,说,您先吃饭。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过了1000多年。
他的故事和如今的“感动中国”一样,在元代被郭居敬收录在《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即“二十四孝”里,他也成了新闻人物。
百度一下,你会发现,全国到处都有关于“丁郎刻木”的记载,山东人说他是山东的,云南人说他是云南的,河南人说他是河南的。这并不矛盾,“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力量,不过是在提醒我们孝敬父母要及早,莫待白头方悔迟。
这个男人姓丁,大家都称他“丁郎”。他生活的村庄叫“丁郎寨”,在今洛阳市伊滨区李村镇西李村,大致位置在提庄村以南、希望路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