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红网转载了《城市信报》一则新闻,说青岛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后跟不上,于是,在暑假为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可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有家长反映,孩子上了十几天衔接班,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上衔接班的目的是让孩子提前起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结果,花了钱,搭了时间,孩子还在原地踏步。那么,我市的这种情况如何呢?
家长:希望孩子有过渡期
除了一些社会办学机构开设幼小衔接班外,不少幼儿园也办起了幼小衔接班。
龙龙(化名)6岁半,暑假前已经从幼儿园大班毕业了,可是他每天还要去幼儿园上学。
龙龙的奶奶说,幼儿园从某小学请来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每天教孩子们认字、算算术,还发卷子让孩子们做,老师批改得很认真。龙龙的奶奶非常赞同幼儿园的做法。
马女士的女儿今年参加了中考,并取得了洛阳市前10名的好成绩。马女士想让女儿暑假去初高中衔接班提前学习高中知识,女儿不愿意,想利用暑假外出旅游,开阔眼界,结果母女俩闹得很不愉快。马女士忠告女儿:“小心到了高中后被甩在后面。”
一位公立幼儿园的圆长颇有些无奈地说,每年春节前后,幼儿园都要“消失”一个班的学生,这些“消失”的孩子都被家长送到了学前班。
无论是成绩不错的学生,还是成绩落后的学生,大多数都被家长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在衔接班里提前学到知识,至于学习质量如何,很多家长没有认真考查过。
老师:不喜欢“半成品”
经过衔接班训练的孩子,到底有没有过人之处呢?
很多老师的答案是否定的。市实验小学老师李坤说,她班里曾经有个孩子小明(化名),一开学就对写字有恐惧感,原因是,他在学前班被老师批评过。小明还在幼儿园大班时,就被父母送到了学前班。学前班老师教学生写字,小明因为年龄小,总是写不成字,或者写出的字很难看,于是老师就批评他,同学也笑话他,结果小明就对写字产生了恐惧,无论家长怎么说,他都不愿拿笔写字。上一年级后,经过老师半个学期的引导,小明才慢慢开始握笔写字。
暑假只有短短两个月时间,培训班的老师要在两个月内将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知识讲给学生,这种粗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市六中语文老师张光辉说,学校老师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的,每一节教学内容都是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老师教学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而培训班的授课则很难有针对性,学生“囫囵吞吃后”难以“消化吸收”。
不少学生因为提前学习过,觉得自己都学会了,到了课堂上,不愿再认真听老师讲,导致自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习惯养成很重要
其实,要想让孩子顺利完成过渡期,尽快适应新学期,根本还在于习惯的养成。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早上不叫孩子起床,不督促他刷牙、洗脸、吃饭,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市实验小学老师高会芳说,家长与其让孩子去上衔接班,不如在家里帮孩子养成节约时间、生活自理的好习惯。高老师是这样管理孩子的,她从不为孩子代劳,也不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催促孩子,她会跟孩子约定好,在楼下等10分钟,如果10分钟内孩子不下楼,她就自己骑电动车走,结果孩子一次也没迟到过。
东方二中老师徐冰说,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是因为有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成绩优秀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遵循了学习五步法:预习、听课、复习、写作业、回顾总结。
记者的话:五步法说着容易做着难,只要能长期坚持,学生终会受益。从多年采访过的学生来看,凡是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是将五步学习法坚持用到底的学生。只要能持之以恒,学校教育就足够学生享用,衔接班完全可以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