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炎炎夏日,清凉、干净的桶装纯净水最受大家青睐,消耗也快。
近日,记者跟随年轻的送水工白营川,见证了送水工一年中最繁忙、最辛苦的时光。
半小时内,搬运1000公斤桶装水
脸形瘦削、身材颀长、头发整洁干净……若不是肩上扛着水桶,1987年出生的白营川看起来更像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当看见他拎起两桶纯净水,仍能健步如飞时,记者才相信,这个80后小伙儿已经做送水工三年了。在这三年里,他平均每天为50多家用户送纯净水,日均运水量1000多公斤。
19日7时许,白营川来到古城路与龙门大道交叉口附近的水站,等待纯净水公司的送水车,他通过电话订了50桶水。
白营川是孟津圣安达饮品有限公司的一名送水工,从公司订水、给固定或不固定的用户送水是他的工作。在洛阳新区送水三年,不少单位和小区的门卫都认识这个开三轮车的小伙儿。
8时许,公司送水的货车来到水站,白营川把水从车上往仓库里卸。
一桶水20升左右,重约20公斤,50桶就是1000公斤左右。半小时卸下来,白营川已气喘吁吁。
在树下凉快一会儿,对他来说是享受
需要送水的郭女士家住龙泰小区B区5楼,该小区没有电梯。白营川说,刚开始送水时,他最怕的就是这种楼。上两三层,他就得放下水桶休息,现在锻炼出来了,能同时拎两桶水上楼。
记者自告奋勇要拎一桶水试试。也许是太过“轻敌”,第一下竟然没拎起来。接着,记者鼓足劲儿又拎,这次终于拎起来了,但没走几步,水桶又“迫不及待”地“赖”在了地上。
“拎水时越快越省劲儿,还是我来吧!”白营川说罢,拎起一桶水扛到肩上,又提起另一桶水,背部略弓,抬腿噌噌噌地上楼了。(左图)
一上午,白营川的手机响个不停,我们开着三轮车陆续给几户居民送了水。转眼已近中午,持续多日的“桑拿天”威力不减,走在路上像在蒸笼里一般闷热。炎热和连续的体力劳动让白营川的脸黑里透红,胸前、后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车子走到关林路与王城大道交叉口附近时,白营川踩了刹车停了下来。“咋不走了?”记者问。“快变红灯了,路口太晒,咱们在树阴下多‘享受’一会儿。”白营川回答。
只要客户打电话,他倒贴油钱也会送
送完第二车水已经将近13时,白营川回到了他在龙门大道附近租的屋子里。谁知,还没吃几口饭,他的手机又响了。原来,关林路与瀛洲路附近有户居民要水。
“瀛洲路离这里还挺远的,而且刚从那个方向回来,又要过去吗?”记者问。
“再远也得去,咱干的就是这活。”白营川边往嘴里扒饭边说。
“送一桶水,你能挣多少钱?”
“不算油钱和人力,能挣两块五到三块。”白营川说。
“就为送一桶水跑到瀛洲路,连油钱也不够。”
“没办法,客户订你的水就是信任你,只要人家打电话,倒贴油钱也得送到。”白营川说。
据了解,目前,我市部分纯净水公司实行“分包制”,即送水工从公司买水之后,自行联系用水客户,从中赚取差价,白营川所在的公司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客源多少便直接决定了送水工的收益。
2009年,白营川从南方打工回到伊川老家,几个月后在市区找了送水的工作。不知不觉中,他已干了三年。由于腿脚勤快、服务态度好,白营川逐渐积攒了一批固定客户,月收入也从七八百元涨到了两三千元。
客户理解,自己的辛苦就值得
采访中,白营川一个频繁出现的“小动作”引起了我们注意:每次送完水,他都下意识地拍拍衣服上扛过水桶的位置。原来,等晚上送完水后,白营川还要去接女友下班——他可不想穿着脏衣服去见女友。
“记得刚开始送水的时候,最怕遇见熟人,觉得当个送水工挺没面子的。”白营川说。
现在,白营川渐渐觉得自己的工作挺有价值。
勤快麻利的劲头也换来了客户对白营川的认可。送水时,不少顾客都会给他递来一杯水或一把扇子,让他“歇会儿再走”;走在路上,也常有顾客认出他,主动和他打招呼;还有一次,一位老先生看他爬楼爬得满头汗,特意给他切了西瓜,非让他吃完再走。
“客户理解我们,辛苦一点儿还是值得的。”白营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