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长绪展示当年的照片。 |
|
核心提示
随着电视剧《先遣连》的热播,20世纪50年代进藏部队的故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上周,记者收到了一封来自退伍老兵姜长绪的邮件。看过这部电视剧,80岁的他回想起曾经作为第一批进藏先遣团一员的点点滴滴。5日,他向记者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1 一封邮件带出当年的故事
电子邮件中有一篇文章——《敞开肚皮吃的那顿饭》,不过是一顿饭,却成了姜长绪进藏后最深的记忆……
“数千公里的漫漫征程,给当年徒步进藏先遣部队的后勤补给带来了极大困难,整个先遣团多次陷入极度缺粮的境地,因此,能敞开肚皮吃的那顿饭也就印在我的脑海里。”他说,当时由于缺粮,野菜、草根甚至地老鼠都被战士们拿来填肚子。
后来,在西藏江孜,粮食从青稞变成了当地用来喂马的豌豆,连续20多天顿顿如此。虽说能有食物充饥已经不错,但海拔高导致豌豆煮不熟,吃饭就成了牙与豌豆的“较量”。一两天承受得住,时间长了可不行,嚼豆子嚼得腮帮子疼,大家谈吃色变,端起碗眼泪便哗哗直流。有人还编了个顺口溜:“奇怪奇怪真奇怪,肚饥反怕端碗筷;豌豆和着泪花吃,腮帮疼得只叫爹!”
在豌豆和牙的“战役”结束后,队伍到达了西南端的边陲城市——亚东。在那里,粮食匮乏的状况终于结束了。当时,团领导决定来一次聚餐慰劳大家。谁知,这顿敞开肚皮吃的饱饭,差点酿出大祸。
战士们都没意识到,饿久了,出于条件反射,正常食量已无法消除长期形成的饥饿感,于是禁不住吃了又吃,终于超出胃的承受极限,团里个个呕吐不止,经医生多方施救,方才脱险。
2 两年多入藏路,艰苦历历在目
姜长绪是伊川人,现居住在瀍河回族区通巷社区。1950年3月15日,他作为第一批进藏先遣团的一员,从四川雅安出发,开始了前往西藏亚东的行军路程。
雪域高原上生活艰苦,干粮、用品自然也带得多。红军时期传承下来的背7斤米袋涨到了背25斤,加上帐篷、步枪、铁锨和其他生活用品,每个人身上的负重平均有70斤。“我清楚地记得,第一天走了50里路,有二三十个人掉了队。”姜长绪说,出发的那年,他只有16岁。
背负着几十斤的重物,路上第一个困难是翻越二郎山。“当时上山坡缓,大家都还坚持得住,可是下山时,都是六十多度的陡坡。”姜长绪说,陡坡上布满了小石子,路特别滑,大家只能走“之”字路线。下了山,连十几岁的他都累得迈不出步,更别说那些稍微年长的军人们了。
行走在雪山之间,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雪崩。讲起当年亲历的雪崩事件,老人眼中闪现出一丝震撼——一夜大雪后,帐篷被压塌了不少,大家只能继续赶路,可没走多久就感觉到强大的气流扑面而来。抬头向山上望的同时,就听到战友们喊叫着“雪崩了”的声音,然后,他便被雪白的世界包围了。
“埋在雪上层的战士们赶紧爬起来,四处寻找和帮助埋得深的战友。”幸运的是,除了丢失了一些物品外,那次并没有人员伤亡。
凭着一股冲劲儿、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和战友间的情谊,他一门心思地将进藏路走了下来。
3 15年高原生活,他爱上了那个地方
结束两年行军历程,姜长绪开始了驻扎西藏的生活,在亚东停了下来。
起初,在高原生活有很多不适应。炒熟的青稞面,战士们拿着直接吃,结果各个胀肚子闹了笑话;放在牛皮袋里保存的奶油,战士们吃不习惯,政委就出台奖励措施,在团内公开表扬吃得下奶油的战士……渐渐地,姜长绪和战友们适应了高原生活,知道炒青稞要伴着酥油茶慢慢地吃,也觉得带着膻味的奶油不那么难入口了。
驻藏15年,他遇到了爱人丁妙龄,也迎来了自己的大女儿和二儿子。这个美好的家庭让他逐渐爱上了这片高原。
如今,离开高原几十年的姜长绪再也没有回过西藏,电视剧《先遣连》讲述的队伍虽然和他所在的部队不同,但相似的经历让他更加想念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们。他说,现在不少战友已不在了,唯一还有联系的是当年团里的政委,今年已年过九旬。
“进藏经历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虽然辛苦,但是有团队,有友谊,也让我学会了坚强。”最后,姜长绪说出自己进藏的感受,也感谢我们聆听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