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厦大经济学院的一名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她在微博上抱怨吃得一点都不好,并称“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也没个超市,买的尽是瓜子豆子好丽友!”该女博士在3天的调研结束时发微博:“求:1.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班返回厦门一切顺利!”(8月8日《中国青年报》)
很难想象,此类微博竟然出自一名来自湖北农村、在校享受过助学金的女博士。一片诟病声中,当事人终于在微博上致歉了,也许是舆论压力使然,也许是良心发现使然,但原因不重要,倒是那些“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句子,生生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向教育,刺向形形色色的调研,刺向某种与基层相关的断裂。
尽管当事人吁求“请大家给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但能读到博士的层级,其显然与“不成熟”搭不上多少关系。只是,这样的抱怨真是“错误”吗?如果说真是,那么,要改正这个“错误”,三五天,或者三五个月,估计也难找到一块神奇的橡皮擦,可以将这些价值观擦去。
真正要反省的不是女博士,而是“雕塑”女博士的教育。如果从幼儿园算起,读书到博士,起码也经历了20年左右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到精英教育,这么多年教育成就的竟然是对贫困地区的“傲慢与偏见”,起码很难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趋利避害,人之本能,但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培厚人性。人性是什么——是悲悯,是洞见,是克制,是谦抑。不能指望所有的被教育者都能如凤凰涅槃,但如女博士般发出这样的抱怨,果真是偶发事件吗?
更值得反思的是所谓各色课题调研。很难想象,在要吃要住要车要购物的情绪下,“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能有怎样的进展?这恰恰是一种可悲的悖论:欠发达地区对精英求贤若渴,而高高在上的教科研就号准了脉,将各色“调研”弄成例行的“打秋风”,无助于地方发展不说,反而折损财政效能。这样的调研和官员公费出国何异?高校科研有多浮躁,通过各色下基层课题的含金量也可见一斑。
还是当地团委官方微博说得好:“我们理解,生活条件短时间发生巨大差异给当事人带来的困扰,在个人微博上抱怨也算是人之常情,不必上纲上线。但是一个博士生在调研中没有对欠发达地区民生的关注,只是一味抱怨物质条件,我们很难想象,这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个农村出身的博士,摇身成为鄙夷贫困地区的“吐槽姐”,此般传奇,才是最值得研讨的“社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