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河洛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隐性福利不除收入分配改革便成奢谈
被偏见裹挟的“盗亦有道”
新“24孝”:心想还得事能成
少小离家赴海外 低龄留学是与非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8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洛浦听风
新“24孝”:心想还得事能成
□邓海建
    【新闻背景】 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昨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8月14日《新京报》)

    这份孝道新考卷,你能考几分?一面是“重孝”情结,一面是“不孝”或“难孝”的现实,种种失衡与断裂常常在某些公共事件上发酵——譬如今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新增的“常回家看看”一条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其后,北大校长跪母祝寿事件再次将现代“孝道”之争升格为公共话题。今日而言,孝道已然是社会的一抹隐痛。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新鲜出炉的新“24孝”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这些对于弘扬孝道、构建新式家庭道德关系确有裨益。

    但这样一份新“24孝”标准,虽初衷良善,仍难逃两个层面的追问。一者,这样的“孝道”果真是全国老人向往的天年图景?譬如“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等,这些占新标准1/4的要求,对广大农村父母来说,显然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便对于城市父母,恐怕也未必是他们最想要的老年生活。老人们要的关心,更多的是细节,是细水长流,而不是宏大的形式与热烈的仪式。拍照也好,宴会也罢,他们真觉得这是最“孝”的事情吗?

    二者,要实现这些孝道新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让儿女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情。在房子、教育、医疗的高压大道上,有的是“低头赶路”的匆忙,有的是近乡情怯的慌张,有的是看淡未来的迷茫……“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等要求,是近乎奢侈而残酷的梦想。别说“经常”,就是领着爱人、子女偶尔回家转一转——无偿加班的劳资关系会“放行”吗?单位的带薪假肯“点头”吗?层层设卡的高速公路肯“优惠”吗?在户籍制度尚未及时转身之际,“家”动辄就是千百公里外的一个港湾,路程辗转,成本高企。如果城市的这头不能让我们的父母顺利“进城”,而老家的那头又不能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子女返乡,那么,要想实现新“24孝”标准中的大多数条款,基本上仍是“难于上青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常反思新时期社会道德的重整与建构,其实,眼下的诸多社会道德症结何尝不是因家庭道德层面“氧气稀薄”所致?当公民不能尽心尽孝,体恤老人、关爱弱者的传统心理就会渐次麻木,至于别人的父母——不过就是马路上跌倒的老太太,迷路在都市中的老大爷,于己何干?新“24孝”标准有了,心想还得事能成。给子女一份尽孝的心情与能力,是社会鼓励孩子尽孝的客观前提。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