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报栏前的孩子们 |
|
本报昨日刊发《260份〈洛阳晚报〉免费送给中小学生》一文后,不少市民在向洛阳湖滨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致敬的同时,也表示其做法确实触及了我市目前中小学生很少看报的现实。
随后,记者走访我市部分中小学发现,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对报纸很感兴趣。然而,目前,他们很难在校园里看到报纸。在听别人讲述与《洛阳晚报》的故事时,他们也期待着,每天坐在教室里便能看到“新鲜出炉”的《洛阳晚报》。
晚报上的小故事,成了作文中的论据
洛阳外国语学校高三文科班学生张佳皓是一名住校生,每天午饭后,她会到教室看一会儿课外书,或到教室墙外的“读报栏”前看一看。
学校每层教学楼的教室外墙上,都设有两三处读物专栏。老师们在看报的时候,经常将其中有用或有趣的信息剪下来,贴在这里供学生们浏览。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读报栏”。“老师每次更换新报纸,‘读报栏’前就会被围得水泄不通。”张佳皓说,《洛阳晚报》是“读报栏”上的“常客”,而自己也是众多“围观者”之一。
由于住校生不能经常看电视,张佳皓每逢周末回家才能看新闻,“有时候,事情都发生好几天了,我才知道”。正因如此,“读报栏”中的《洛阳晚报》成了张佳皓最常看的课外读物,也成了她了解时事的重要窗口。
令张佳皓没想到的是,在一次考试中,《洛阳晚报》还给了她一个惊喜——以前在报纸上看过的一则小故事,恰好和考试中的作文题目不谋而合。于是,张佳皓便将这则小故事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论据运用在作文中。“虽然今年上高三了,但我还想继续看报。”张佳皓说,在学习中,她已经不止一次尝到多看课外读物的甜头。由于“读报栏”中的文章多是老师们读后选择性地粘贴的,一般时间有所延后,并且不能看到全部的报纸。张佳皓希望,每天能读到“新鲜出炉”的报纸,看到更多鲜活的新闻。
学生们的作文变成铅字,引发校园投稿热
王冰是涧西区东升二小的语文教师,她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几年前,班里有两名学生的作文同时登上了《洛阳晚报》,自那之后,全校便刮起了“投稿风”。
王冰说,几年前,她是三年级某班的班主任。那年学雷锋纪念日,她带着全班同学到社区几名孤寡老人家中,帮忙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当天,正好有一名《洛阳晚报》的记者去采访。活动结束后,王冰随口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写写自己当天的感想。孩子们写完之后,《洛阳晚报》的记者对其中两篇作文很感兴趣,表示“回去帮他们投稿试试”。
“当时觉得作文见报可难了,我和孩子们都没抱什么希望。”王冰说,没想到,两天后,这两名学生拿着一份《洛阳晚报》兴高采烈地找到她。王冰看到学生们的钢笔字变成了铅字,也非常激动。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王冰突然想到,这不正是激励孩子们的好机会吗?于是,王冰在班会上向全班学生宣布了这个消息,并特意朗读、点评了这两篇作文,还让这两名学生发表了感想。
自那之后,不光是王冰自己带的班,学校里其他班的学生也备受鼓舞,开始在写作文上下工夫。语文教师的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拿着自己写的随笔请老师修改。
“要是孩子们在班里就能看到报纸,那真是太好了。”王冰说,《洛阳晚报》的《教育周刊》和《小记者俱乐部》专版上经常刊登一些学生的作品,《百姓写手》专版也有不少好文章,如果学生们能每天阅读报纸,学习这些佳作,长时间坚持下来,对培养孩子们的语感非常有帮助。此外,看到身边的同学有作品发表,孩子们也会受到莫大的鼓舞。
“很想看看自己在报纸上是啥样”
对很多学生来说,每天翻看“新鲜”的报纸,能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但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吴黎明和她的弟弟吴汉东来说,在学校看到报纸,或许还能弥补他们心中小小的遗憾。
去年11月,在本报联合洛阳鑫融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推出的“为爱而行”特别公益活动中,瀍河回族区北关小学学生吴黎明作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代表,参与拍摄了一部名为“黎明的梦想”的微电影,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当时,吴黎明和吴汉东作为此部微电影的主角,几次登上《洛阳晚报》,可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刊登有自己照片的报纸。
“知道自己上报纸是两天后的事了。”吴黎明说,当时,父亲曾骑着三轮车专门到街上转了很久,想买几份报纸,给老家的亲戚朋友们看看,自己也能留一份作为纪念。但问了几十家报亭,父亲都没有找到那份晚报。后来,采写稿件的记者知道此事后,还专门帮他们找当天的报纸,但因时间较久,她也没能帮上这个忙。“很想看看自己在报纸上是啥样。”吴黎明说。
北关小学校长蔚会敏说,不光是吴黎明姐弟,全校200多名学生,9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是靠做些小生意维持生计。这些家庭不但订报纸的寥寥无几,有些甚至一台像样的电视都没有。学生们了解新闻的渠道非常少,让他和教师们很着急。
蔚会敏很想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多看报纸,但因学校经费紧张,订阅的两三份报纸只能在教师们翻阅后,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让学生们传看,那时新闻往往已成了旧闻。蔚会敏希望,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也能在学校看到报纸,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