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河洛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农民研究生”老父自尽是一道社会考题
山寨迎客松背后的权力谵妄与自恋
大风很突然,安全意识要常在
高招调整男女比例是保护还是歧视
微论撷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观潮
“农民研究生”老父自尽是一道社会考题
□本报新闻观察员 洛谭
    【新闻背景】 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没找到理想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村种地。苗卫芳回乡后,其父苗风山感觉压力巨大,选择了服毒自杀。一些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10月17日《河北青年报》)

    有些道理是路人皆知的,譬如研究生未必是社会精英,譬如高学历教育早就不是什么“硬通货”,譬如找不到工作既是小概率也是普遍性的事情,又譬如无业的还可以创业等等。

    对“农民研究生”进行教育层面的过度解读,只会让社会被“学习无用论”深度裹挟,也难以让整个社会对教育应当承载的功能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纠结于2500元的薪水比预估的2800元低就放弃工作,应聘失败却只怨“招录不公”,回家安逸于所谓的“耕读情结”——“农民研究生”苗卫芳的心态、性格和能力难说没问题。

    笔者更关注的是其父苗风山的命运。

    据报道,苗风山疾病缠身无钱医治,妻子因糖尿病每天要打三针胰岛素,儿子研究生毕业却迟迟找不到“铁饭碗”——在生活压力与舆论压力之下,希望破灭、支点崩塌,可能是导致其绝望的原因。

    高等教育成本不低,对一个农村家庭而言,负担可以想见。教育支出过重,客观上催高了家庭对子女的收益预期。一个被疾病拖垮的家庭,在看病贵、看病难的语境下,陷入“无钱治病”的窘境,兜底的救济通道是否曾向其打开?

    当教育与医疗的两座大山压向这个家庭的时候,“找不到工作的研究生”不过是生存困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盼望全覆盖的医保制度能真正将资源倾向这个亟待救助的家庭,盼望高等教育体系能分担一下他们的教育负担,盼望社会福利体系能及时对贫病交加的老两口伸出援手……

    那样的话,再多的流言飞语,估计也不能轻易击垮一个男人生存的底气。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