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简要介绍了平乐郭氏正骨的起源、传承关系及几代传人的突出贡献,本期介绍御医王聚奎的事迹及“聚元堂”的前世今生。
二、御医王聚奎与“聚元堂”
1901年,在“两宫回銮”的大队人马中,有一位御医叫王聚奎。在洛阳停留期间,他深感局势动乱,因此请文悌出面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说情辞官行医。他辞官后留在了洛阳城,在老城西大街开设了“聚元堂”,边行医边卖药。
“聚元堂”的创始人是王聚奎的父亲——清代名医王士雄。王士雄出生于1808年,祖籍浙江海宁,后迁居钱塘(杭州)。王士雄的曾祖王学权精于医术,在王士雄出生的那年曾著《重庆堂随笔》。
王士雄的祖父王国祥、父亲王升均是医生。王士雄14岁丧父,家境贫困,他20岁后至金华充任盐行会计。因受祖辈影响,他酷爱医学,精于家学,后来迁居常山县,以医闻世,求医者的车马经常堵塞道路。
1841年,王士雄游医于洛阳,适逢洛阳富商、大宅第酒楼第七代掌门人李旷鼎的三女儿病重,多方延医治疗仍不见好转,李旷鼎遂悬赏医家,能治愈其病者,愿将女儿相许。王士雄登门细问病因,数剂药使她病体康复。李旷鼎后来将女儿嫁给王士雄。两年后,王士雄得子王聚奎,王聚奎自幼随父学医。
后来,王士雄游医于江南,潜心于温病研究,撰写《温热经纬》等,后来著述颇多。
同治七年(1868年),王士雄去世。由于家族不合,王聚奎与母李氏、妻刘氏回到洛阳。李旷鼎为其购买宅子一处,并劝其考取功名。次年,王聚奎中秀才,后来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第三甲第九十五名进士。他精于医学,后来入太医院为御医。时京中抽动症流行,王公贵族的子孙不少人患此症,王聚奎遂根据其父王士雄所传秘方,精心研制出“王氏营卫气血通剂”,所治者多痊愈。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初九,王聚奎在洛阳老城西大街开“聚元堂”药材局。由于王聚奎当过御医,故堂号前冠“京都”二字。目前该匾藏于洛阳民俗博物馆。“聚元堂”经营中药材,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重点治疗抽动症。
王聚奎初娶杭州刘氏为妻,生一女。同治十四年(1875年),王聚奎已在北京任职,其妻女留在洛阳,女儿不幸溺水而亡,其妻忧伤而卒。光绪六年(1880年)续娶洛阳林氏为妻,林氏为洛阳名氏林东郊的大姐。王聚奎携林氏入京,两年后生子,取名王元道。
民国十年(1921年),王聚奎去世,其子王元道继承祖业。王元道字守善,是民国时期的一代名医,与当时的洛阳名医李占标、郭灿若、秦士裕、殷天章互为师友,被称为“民国洛阳五大名医”。
王元道之子王南修为“聚元堂”第四代传人,于1947年王元道去世后执掌“聚元堂”。1954年,“聚元堂”药材局并入洛阳药材公司,王南修为该公司药剂师。1963年,王南修全家被下放到偃师,在民间从医20年,主治抽动症。
王南修之子王奉贤为“聚元堂”第五代传人,于1983年落实政策后回到洛阳,重办“聚元堂”。1995年,“聚元堂”交由其子王为俭任掌门人。2000年,王雯丽女士成为“聚元堂”第七代传人,“聚元堂”的经营地点在关林庙前的关圣街。
(摘自《洛阳这百年》 紫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