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记者走访一些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小区发现,居民不清楚如何分类、物业公司担心后续处理程序等问题普遍存在。据了解,今年9月,我市已选定16个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管理试点。(见本报10日A12版报道)
有句话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放对了地方,垃圾可以成为循环经济的资源。得知我市已选定16个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无疑让人感到惊喜。
虽然相较国内许多大城市,“垃圾围城”这一现代城市管理绕不开的问题对洛阳来说还算不上迫在眉睫,但从保护环境的长远角度来看,利用分类来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及早着手垃圾分类工作,值得叫好。
特别重要的事情,做起来常特别麻烦。就不少已进行垃圾分类尝试的城市来说,政府危机感不强、分类标准交叉模糊导致操作困难、终端处理环节缺失、财政补贴不到位等都是阻碍工作推进的因素。
笔者建议,在着手早、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洛阳不妨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通过初期试点工作,一点点厘清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步骤。
垃圾分类,有赖于技术与路径的确定,但根本还在理念。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从不分类到分类,市民观念的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让市民自觉接受这种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垃圾分类的基础力量,除了要拿出多种途径的宣传、激励措施外,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帮助大家树立信心。
这一信心从哪里来?首先要消除对分类垃圾后续处理程序的担忧。
如果垃圾搜集、运输和处理的环节还停留在旧有水平上,作为垃圾分类源头的家庭垃圾分类,就很容易在推行过程中受挫。只有知道自己在家认真分类后的垃圾最终在被送往处理终端时依然保持分类的状态,参与这项工作的有心人才能树立并不断加强这一信心。
因此,把分类处理的流程建立好、展示出来,让市民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义务都清晰化,垃圾分类是能得到稳步推进的。
还有一些操作性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比如,可以推出某种有偿激励机制,促使物业公司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比如,应根据后端处理方法科学制定分类标准,开始的标准不必定得太高;比如,可以考虑多引进社会企业投入分类工作并给予财政支持等等。
垃圾分类处理在国内似乎并无成熟的经验,但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可以等。对于这件惠及后代的大事,一旦迈开了步子,小步稳行是应该的,但一定要坚持走下去。